成语

撞钟吹螺的意思

zhuàngzhōngchuīluó

撞钟吹螺



拼音zhuàng zhōng chuī luó

注音ㄓㄨㄤˋ ㄓㄨㄥ ㄔㄨㄟ ㄌㄨㄛˊ

解释螺:法螺,佛教乐器,用海螺壳制成。形容做佛事。

出处唐·韩愈《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撞钟吹螺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UJF  仓颉  QYTG  郑码  DSKB  四角  50015  结构  左右电码  2326  区位  5518  统一码  649E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撞的拼音:zhuàng(ㄓㄨㄤˋ)  

⒈ 冲打,碰击:撞钟。撞车。撞击。顶撞。冲撞。

⒉ 碰见,无意中遇到:撞见。

⒊ 试探:撞大运(碰运气)。

统一码

撞字UNICODE编码U+649E,10进制: 25758,UTF-32: 0000649E,UTF-8: E6 92 9E。

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mp、ram、shov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童声

English

knock against, bump into, coll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撞的拼音: zhu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2) 同本义 [bump against;run into;strike;collide]

撞,丮捣也。——《说文》。字亦作揰,作摐。

善待问者如撞钟。——《礼记·学记》。犹击也。

摐金鼓。——司马相如《子虚赋》

撞洪钟。——张衡《东京赋》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韩愈《醉留东野》

便将头往隔断板上乱撞,撞的披头散发。——《红楼梦》

(4) 又如:撞跌(撞头跺脚);撞木(敲击钟磬之木);撞舂(撞击;冲击);撞筵(撞钟的木枝)

(5) 遇上,碰到 [meet by chance;bump into]

我待要赶时,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 乔吉《金钱记》

今日清明佳节,出门闪步一回,却好撞着风雨。——《长生殿》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 赵云。——《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6) 又如:撞见;撞客;撞遇(碰见);撞破(撞见败露)

(7) 诈骗 [cheat]。如:撞钟太岁(招谣撞骗者);撞吓(诈骗);撞蠓子(撞骗)

(8) 栽,跌 [fall]

扑通的撞下马来。——《水浒全传》

(9) 闯,猛冲或突然直下 [rush;dash]

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水浒全传》

(10) 又如:撞尸(骂人话。指东跑西荡);撞祸(闯祸;惹祸)

常用词组

撞车、撞沉、撞锤、撞冻、撞毁、撞击、撞见、撞客、撞门子、撞墙、撞锁、撞锁、撞针

  拼音  zhōng   注音  ㄓㄨㄥ   繁体  鍾、鐘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KHH  仓颉  OPL  郑码  PJI  四角  85706  结构  左右电码  6988  区位  5451  统一码  949F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钟(鐘、鍾)的拼音:zhōng(ㄓㄨㄥ)  

⒈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⒉ 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⒊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⒋ 杯子。

⒌ 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统一码

钟字UNICODE编码U+949F,10进制: 38047,UTF-32: 0000949F,UTF-8: E9 92 9F。

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鍾鐘鈡

汉英互译

bell

造字法

形声:从钅、中声

English

clock; be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钟的拼音:

zhōng  

〈词性: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bell]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bell]。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clock]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o'clock]。如:早晨七点钟

词性变化

钟的拼音:

zh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wine jar]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big cup]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钟的拼音:

zhōng  

〈词性:量〉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handleless small cup]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ancient unit of capacity],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钟的拼音:

zhōng  

〈词性:动〉

(1) 集聚 [concentrate]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meet]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find sustenance in]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常用词组

钟爱、钟摆、钟表、钟锤、钟点、钟鼎文、钟馗、钟灵毓秀、钟楼、钟面、钟鸣鼎食、钟鸣漏尽、钟情、钟室、钟头、钟罩

  拼音  chuī   注音  ㄔㄨㄟ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QWY  仓颉  RNO  郑码  JRO  四角  67082  结构  左右电码  0706  区位  2021  统一码  5439  笔顺  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吹的拼音:chuī(ㄔㄨㄟ)  

⒈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打。吹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吹毛求疵。吹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吹灰之力。

⒉ 说大话:吹牛。吹嘘。

⒊ 类似吹的动作:吹拂。风吹草动。

⒋ (事情)失败:吹台。

⒌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吹。

统一码

吹字UNICODE编码U+5439,10进制: 21561,UTF-32: 00005439,UTF-8: E5 90 B9。

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䶴龡

汉英互译

blow、boast、puff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low; puff; brag, bo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吹的拼音: chuī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2) 同本义 [blow;puff]

吹,嘘也。——《说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3)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气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网(吹气于网中,欲使之鼓满);吹吁(吹气和哈气)

(4) 刮风 [blow]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又如:风一阵阵地吹;暴风吹得船搁浅了;吹云(吹起云气;鼓的别称)

(6) 引申为吹奏乐器 [too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7)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乐器。指演奏乐曲);吹唇(吹口哨)

(8) 关系破裂;失败 [break up]。如:他们俩吹了;原来的计划吹了

(9) 说大话,自夸 [boast]

夫言非吹也。——《庄子·齐物论》

(10) 又如:吹得天花乱坠;吹镑懵诈(说大话欺人)

常用词组

吹吹打打、吹打、吹打、吹大牛、吹荡、吹灯、吹灯拔蜡、吹动、吹法螺、吹风、吹拂、吹鼓手、吹呼、吹胡子瞪眼睛、吹灰之力、吹净、吹糠见米、吹喇叭、吹冷风、吹毛求疵、吹牛,吹牛皮、吹拍、吹捧、吹哨、吹送、吹台、吹嘘、吹奏

  拼音  luó   注音  ㄌㄨㄛˊ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JLXI  仓颉  LIWVF  郑码  IKZ  四角  56193  结构  左右电码  5828  区位  3461  统一码  87BA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螺的拼音:luó(ㄌㄨㄛˊ)  

⒈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螺蛳。田螺。海螺。螺号。螺钿。法螺(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⒉ 像螺壳纹理的:螺纹。螺旋。螺钉。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⒊ 同“脶”。

统一码

螺字UNICODE编码U+87BA,10进制: 34746,UTF-32: 000087BA,UTF-8: E8 9E BA。

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蝸蠃

汉英互译

snail、spiral shell、whorl

造字法

形声:从虫、累声

English

spiral shell; conch; spir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螺的拼音:

luó  

〈词性:名〉

(1) (又作蠃。形声。从虫,累声。本义:凡软体动物腹足类,被有旋线的硬壳都叫螺,种类繁多)

(2) 同本义 [spiral shell;snail]

蠃,蜾蠃也。——《说文》。俗字作螺。

离…为蠃。——《易·说卦》

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国语·吴语》。注:“蚌蛤之属。”

冠无觚蠃之理。——《淮南子·本经》

螺,蚌属。——《广韵》

舟形似螺,沈行海底。——王嘉《拾遗记·秦始皇》

(3) 又如:螺填(即螺钿);螺壳(海螺的外壳);螺壳钱(螺壳所制的货币);螺蚌(螺与蚌。亦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螺甸(即螺钿);螺栓帽(即螺丝帽。也称螺母);螺舟(传说形状似螺、能潜行海底的船);螺首(刻在桃苻上端的螺形图案);螺钿(将螺壳磨治使薄,嵌于雕镂及髹漆的器具上,以作装饰,称为螺钿)

(4) 螺髻的简称 [spiral-shaped coil]。如:螺髻(形似螺状的发髻;比喻峰峦的形状);螺鬟(形容螺状的发鬟)

(5) 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green mountain]。如:螺髻(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螺冈(指青山);螺黛(喻指盘旋高耸的青山)

(6) 螺子黛的省称 [black paint]。如:螺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墨色矿物颜料);螺眉(用螺黛画过的双眉);螺青(颜色名。一种近黑的青色)

(7) 军中或僧道所用乐器法螺的省称 [conch]。如:螺钹(法螺和铙钹);螺呗(指寺庙中作法事时的法螺、梵呗之声);螺贝(古代 雍羌乐器名);螺角(古代军用乐器。用大海螺壳做成的号角)

(8) 螺旋形的指纹 [whorl]。如:螺纹;螺印(手指印。特指按在契约、证件等上面的指纹)

常用词组

螺钉,螺丝钉、螺杆、螺号、螺髻、螺距、螺母,螺帽、螺栓、螺丝、螺丝刀,螺丝起子、螺丝钉、螺丝起子、螺纹、螺线、螺旋、螺旋桨

撞钟吹螺: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