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 shān shǔ fǔ
注音一ˇ ㄕㄢ ㄕㄨˇ ㄈㄨˇ
解释蚂蚁喜欢吃腥膻的食物,老鼠喜欢吃腐败的食物。比喻趣味低下。
出处明·唐顺之《寄高上尚书》:“其高者则激昂于文章气节之域,而其下者则遂沉酣濡首于蚁膻鼠腐之间。”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蚁膻鼠腐是贬义词。
繁体蟻羶鼠腐
动物生肖牛,虎,蛇
蚁(蟻)的拼音:yǐ(一ˇ)
⒈ 〔蚂蚁〕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蚁聚。蚁命(喻微贱的生命)。蚁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蚁字UNICODE编码U+8681,10进制: 34433,UTF-32: 00008681,UTF-8: E8 9A 81。
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蟻螘
ant
形声:从虫、义声
ants
详细解释◎ 蚁的拼音:
蟻、螘 yǐ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ant]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foam]。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black]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 蚁的拼音:
蟻 yǐ
〈词性:形〉
比喻卑微;微末;小 [tiny;humble]。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蚁蚕、蚁巢、蚁垤、蚁甲、蚁民、蚁丘、蚁酸、蚁王、蚁冢
膻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
膻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袒露。
⒉ 胸中:膻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膻字UNICODE编码U+81BB,10进制: 33211,UTF-32: 000081BB,UTF-8: E8 86 BB。
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膻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胆羶䍹
the smell of mutton
形声
详细解释◎ 膻的拼音:
羶、羴 sh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亶( dǎn )声。本义:羊臊气)
(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 [sheepy odor]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
(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
(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odor]
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
(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6) 有膻味的兽肉 [meat]
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
(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8) 通“馨” [aroma]。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
(9) 羊油 [mutton oil](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
鼠的拼音:shǔ(ㄕㄨˇ)
⒈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⒉ 隐忧:鼠思。
鼠字UNICODE编码U+9F20,10进制: 40736,UTF-32: 00009F20,UTF-8: E9 BC A0。
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䑕鼡
rat
象形:像鼠之形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详细解释◎ 鼠的拼音: shǔ
〈词性: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mouse;rat]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disease]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cowardly]。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scrofulous]。如:鼠疮;鼠瘘
鼠辈、鼠窜、鼠胆、鼠肚鸡肠、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疫
腐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朽烂,变质:腐烂。腐朽。腐败。腐化。腐蚀。腐臭。陈腐。流水不腐。
⒉ 思想陈旧过时:腐旧。腐儒。迂腐。
⒊ 某些豆制食品:豆腐(“腐”读轻声)。腐乳。腐竹。
⒋ 古代指施以宫刑:腐刑。
腐字UNICODE编码U+8150,10进制: 33104,UTF-32: 00008150,UTF-8: E8 85 90。
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焤胕腑
corrupt、decayed、rotten
形声:从肉、府声
rot, decay, spoil; rotten
详细解释◎ 腐的拼音: fǔ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腐烂变质)
(2) 同本义 [rot;become putrid;corrupt]
腐,烂也。——《说文》
腐,败也。——《广雅》
人死,五藏腐朽。——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流水不腐。——《吕氏春秋·尽数》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劝学》
(3) 又如:腐散(腐烂消散);腐坏(腐烂损坏);腐秽(腐烂肮脏);腐浊(腐臭浑浊)
(4) 通“拊”。拍;击 [clap]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史记·刺客传》
◎ 腐的拼音: fǔ
〈词性:形〉
(1) 指思想或文章陈旧、古板 [pedant;stale]
为天下安用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2) 又如:腐板(迂腐古板);腐俗(陈腐庸俗);腐音(陈腐的音调);腐局(陈腐的观念)
(3) 气味恶臭 [of rotten smell]
流水不腐。——《吕氏春秋·尽数》
◎ 腐的拼音: fǔ
〈词性:名〉
(1) 豆腐的省称 [short for beancurd]。如:腐衣(豆腐衣);腐竹
(2) 宫刑 [castration]
死罪欲腐者许之。——《汉书·景帝纪》。注:“宫刑也。”
(3) 又如:腐史(指《史记》。因作者司马迁是在受了腐刑的情况下完成这本书的);腐夫(宦官,太监。即受宫刑的人);腐罪(应受腐刑之罪);腐身(遭受腐刑的身躯);腐庸(指太监。太监腐身而为庸仆。故称);腐人(因受刑或饥寒而死于监狱的人)
腐败、腐臭、腐臭、腐化、腐烂、腐儒、腐乳、腐蚀、腐蚀剂、腐熟、腐鼠、腐刑、腐朽、腐殖土、腐殖质、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