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遗芬剩馥的意思

fēnshèng

遗芬剩馥



拼音yí fēn shèng fù

注音一ˊ ㄈㄣ ㄕㄥˋ ㄈㄨˋ

解释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

出处明·李东阳《跋〈聚芳亭卷〉》:“而诗书图史,遗芬剩馥,在其子孙者,其来未艾,谓非少保公之贤而至然哉!”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遗芬剩馥是中性词。

繁体遺芬剩馥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一ˊ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KHGP  仓颉  YLMO  郑码  JILW  四角  353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95  区位  5037  统一码  9057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遗(遺)的拼音:yí(一ˊ)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统一码

遗字UNICODE编码U+9057,10进制: 36951,UTF-32: 00009057,UTF-8: E9 81 97。

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造字法

形声:从贵、辶声

English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遗的拼音:

wèi  

〈词性:动〉

(1) 给予;馈赠 [make a present;offer as a gift]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turn over;hand over;pay]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carry]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add]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基本词义

遗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lack;be short of]。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forg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词性变化

遗的拼音:

  

〈词性:名〉

(1) 遗失之物 [lost articles]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常用词组

遗案、遗产、遗臭万载、遗传、遗传学、遗存、遗毒、遗范、遗风、遗腹、遗稿、遗孤、遗骨、遗骸、遗憾、遗恨、遗患、遗祸、遗迹、遗教、遗精、遗老、遗老遗少、遗留、遗漏、遗民、遗墨、遗男、遗尿、遗弃、遗缺、遗容、遗少、遗失、遗世、遗世独立、遗事、遗书、遗俗、遗孀、遗体、遗忘、遗闻、遗物、遗像、遗训、遗言、遗愿、遗赠、遗诏、遗址、遗志、遗嘱、遗踪

  拼音  fēn   注音  ㄈㄣ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AWVB  五笔98  AWVR  仓颉  TCSH  郑码  EOYD  四角  44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358  区位  2350  统一码  82AC  笔顺  一丨丨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芬的拼音:fēn(ㄈㄣ)  

⒈ 花草的香气:芬芳。清芬。芬香。

统一码

芬字UNICODE编码U+82AC,10进制: 33452,UTF-32: 000082AC,UTF-8: E8 8A AC。

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agrance、sweet smell

造字法

形声:从艹、分声

English

fragrance, aroma; perfu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芬的拼音: fēn  

〈词性:名〉

(1) (会意。从艸,从分,分亦声。本义:香气)

(2) 同本义 [fragrance]

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也。——《说文》

芬,芬香也。——《广雅》

天地之行分、苦味也。——《春秋繁露》

苾苾芬芬。——《诗·小雅·信南山》

芬馥肸蚃。——左思《吴都赋》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楚辞·离骚》

(3) 又如:芬苾(芳香);芬烈(香气郁烈);芬郁(香气浓郁;亦谓芳香和腐臭)。使感到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特别好闻的香气 [aroma]

流芬赋采,风靡云旋。——潘岳《芙蓉赋》

(5) 比喻盛德或美名 [moral;good reputation]

扬芬千载之上。——《晋书·桓彝传》

(6) 又如:扬芬千载(扬名千年);芬烈(喻功业盛美)

(7) 通“粉”( fěn  )。米细末,化妆用的粉末 [face powder]

五隐之状,黑土黑苔,青怵以肥,芬然若灰。——《管子·地员》

词性变化

芬的拼音: fēn  

〈词性:形〉

(1) 和,和好 [harmonious]

芬,和也。——《方言十三》

(2) 又如:芬芗(和调)

(3) 通“纷”。乱,杂 [disorderly]

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汉书·礼乐志》

(4) 又如:芬芬(纷纷。杂乱的样子)

(5) 通“坟”。隆起的样子 [mound-like]

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管子·地员》

常用词组

芬芳、芬香

  拼音  shèng   注音  ㄕㄥˋ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TUXJ  仓颉  HPLN  郑码  MFRK  四角  229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76  区位  4203  统一码  5269  笔顺  ノ一丨丨一一ノフ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剩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多余,余留下来的:剩余。剩菜。剩货。剩勇(余勇,如“宜将剩剩追穷寇”)。剩水残山。所剩无几。就剩他一个人。

统一码

剩字UNICODE编码U+5269,10进制: 21097,UTF-32: 00005269,UTF-8: E5 89 A9。

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剰賸

汉英互译

remnant、surplus

造字法

形声:从刂、乘声

English

leftovers, residue, remai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形〉

(1)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2) 同本义 [be left (over);remanant;surplus]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剩员(多余的人员);剩语(多余的话);剩货

(4) 多 [too much]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宋· 方岳《最高楼》

词性变化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副〉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更加” [more]

剩,盖也。——《字汇》

(2) 表示无条件限制,相当于“尽管” [though]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宋· 欧阳修《蝶恋花》

剩的拼音: shèng  

〈词性:动〉

(1) 余留下来 [be left] 所剩无几;给你剩多少?

(2) 阉割 [castrate]

拟供厨者宜剩之。剩法,生十余日,用布裹齿脉碎之。——《齐民要术》

常用词组

剩菜、剩磁、剩水残山、剩下、剩余、剩余价值

  拼音    注音  ㄈㄨˋ   
部首  香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TJTT  仓颉  HAOAE  郑码  MFKR  四角  28647  结构  左右电码  7450  区位  8005  统一码  99A5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一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馥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香气:馥馥(香气浓烈)。馥郁(香气浓烈)。

统一码

馥字UNICODE编码U+99A5,10进制: 39333,UTF-32: 000099A5,UTF-8: E9 A6 A5。

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馥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agrant

造字法

形声:从香、复声

English

fragrance, scent, arom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馥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香,复声。本义:香,香气) 同本义 [fragrance]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宋· 苏轼《千秋岁》

(2) 又如:馥馥(形容香气很浓)

词性变化

馥的拼音:   

〈词性:动〉

香气散发 [send forth fragrance]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唐· 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雍容草罢明堂诏,留取天香馥寿宴。——宋· 黄定《鹧鸪天》

常用词组

馥郁

遗芬剩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