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压肩迭背的意思

jiāndiébèi

压肩迭背



拼音yā jiān dié bèi

注音一ㄚ ㄐ一ㄢ ㄉ一ㄝˊ ㄅㄟˋ

解释迭:重迭。形容观看的人极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感情压肩迭背是中性词。

繁体壓肩迭背

近义挨肩迭背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ā yà   注音  一ㄚ 一ㄚˋ   繁体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FYI  仓颉  MGI  郑码  GGBS  四角  71213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090  区位  4925  统一码  538B  笔顺  一ノ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压(壓)的拼音:yā(一ㄚ)  

⒈ 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

⒉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

⒊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

⒋ 搁置:积压。

⒌ 逼近:大兵压境。

⒍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

其他字义

压(壓)的拼音:yà(一ㄚˋ)  

⒈ 〔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压压就不理解这件事”。

⒉ (壓)

统一码

压字UNICODE编码U+538B,10进制: 21387,UTF-32: 0000538B,UTF-8: E5 8E 8B。

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壓圧

汉英互译

press、push down、hold down、pigeonhole、keep under control、shelve、suppress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土、厌声

English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压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collapse]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press]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restrain;force;coerce;compel]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kill]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approach;be getting near]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surpass]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cover]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peacify]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keep with]。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seal]。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pay in advance]。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赌注] [risk money on;stake]。如:压宝

词性变化

压的拼音:

  

〈词性:名〉

(1) 压力 [pressure]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常用词组

压宝,押宝、压差、压场、压场、压秤、压船、压倒、压顶、压队、压服、压感、压港、压货、压价、压惊、压境、压卷、压块、压力、压力锅、压路机、压平、压迫、压气,压气儿、压强、压青、压舌板,压舌器、压岁钱、压缩、压缩机、压台、压条、压痛、压头、压蔓,压蔓儿、压型、压延、压抑、压韵、压榨、压寨夫人、压阵、压制

基本词义

压的拼音:

(1) 壓   

(2) 另见   

常用词组

压板、压根儿

  拼音  jiān   注音  ㄐ一ㄢ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YNED  仓颉  HSB  郑码  WMQ  四角  30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144  区位  2871  统一码  80A9  笔顺  丶フ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肩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⒉ 担负:肩负。肩荷(  )。肩舆(轿子)。

统一码

肩字UNICODE编码U+80A9,10进制: 32937,UTF-32: 000080A9,UTF-8: E8 82 A9。

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necked、shoulder

造字法

会意:从月、从户

English

shoulders; to shoulder; 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shoulder]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leg]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load]。如:歇肩;息肩

词性变化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担荷 [bear;shoulder;carry]。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appoint]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catch up]。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量〉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a shoulder]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常用词组

肩膀、肩部、肩带、肩峰、肩负、肩拱、肩胛、肩宽、肩摩踵接、肩披、肩起、肩墙、肩头、肩痛、肩舆、肩章、肩注

  拼音  dié   注音  ㄉ一ㄝ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RWPI  五笔98  TGPI  仓颉  YHQO  郑码  MBOW  四角  353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3  区位  2192  统一码  8FED  笔顺  ノ一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迭的拼音:dié(ㄉ一ㄝˊ)  

⒈ 交换,轮流:交迭。更迭。迭为宾主。迭相为用。

⒉ 屡次,连着:迭连。迭忙。高潮迭起。

⒊ 及:忙不迭。

统一码

迭字UNICODE编码U+8FED,10进制: 36845,UTF-32: 00008FED,UTF-8: E8 BF AD。

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迭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達疊軼臷㦶

汉英互译

alternate、change、repeatedly

造字法

形声:从辶、失声

English

repeatedly, frequent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迭的拼音: dié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失声。本义:交替,轮流)

(2) 同本义 [alternate;take turns;do sth.in turn]

迭,更递也。——《说文》

迭,更也。——《尔雅》

迭用柔刚。——《易·说卦》

胡迭而微。——《诗·邶风·日月》

迭相为经。——《礼记·乐记》

弟兄迭为君。——《公羊传·襄公二十九》

四时迭起。——《庄子·天运》

(3) 又如:迭为宾主;迭变(交替变化);迭宿(轮流值宿);迭进(轮番进言)

(4) 停止 [stop]

两个在阵前叫苦不迭。——《水浒传》

(5) 又如:忙不迭;迭不的(迭不得。来不及)

(6) 同“叠”。堆积;重迭 [pile up]。如:迭罗汉;重峦迭翠;迭头(加倍)

(7) 同“叠”。折迭 [fold]。如:把包袱迭好;迭办(叠办。操办;收拾)

词性变化

迭的拼音: dié  

〈词性:副〉

屡次,反复 [again and again]。如:战争迭起;迭挫强敌;迭奉大礼;迭连(接连;连续);迭声(齐声;连声);高潮迭起

常用词组

迭次、迭代、迭连、迭忙、迭起、迭为宾主

  拼音  bèi bēi   注音  ㄅㄟ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UXEF  仓颉  LPB  郑码  TIRQ  四角  12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54  区位  1719  统一码  80CC  笔顺  丨一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其他字义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统一码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倍偝北揹

汉英互译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相关字词

负、向、腹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北声

English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背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