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煦煦孑孑的意思

jiéjié

煦煦孑孑



拼音xù xù jié jié

注音ㄒㄨˋ ㄒㄨˋ ㄐ一ㄝˊ ㄐ一ㄝˊ

解释指小仁小义。

出处唐 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二回:“绝非世人煦煦孑孑的小仁小义可比。”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煦煦孑孑是贬义词。

近义小恩小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ㄒㄨˋ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JQKO  仓颉  ARF  郑码  KRJU  四角  67332  结构  上下电码  3563  区位  7667  统一码  7166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丨フ一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煦的拼音:xù(ㄒㄨˋ)  

⒈ 温暖:春风和煦。煦妪(抚养,天地生养万物)。煦暖。温煦。

⒉ 恩惠:煦煦为仁。

⒊ 日出。

统一码

煦字UNICODE编码U+7166,10进制: 29030,UTF-32: 00007166,UTF-8: E7 85 A6。

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煦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眗昫

汉英互译

warm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kind, gentle, gracious, gen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煦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火,昫(   )声。本义:温暖;暖和)

(2) 同本义 [warm;balmy]

煦,蒸也。一曰赤貌。一曰温润也。——《说文》

煦,温也。——《广韵》

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宋· 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阙序》

晨烟暮霭,春煦秋阳。——颜延之《陶征士诔》

(3) 又如:煦风(暖风;和风);煦润(温暖滋润)

(4) 和乐的样子 [happy]

伤夷受煦。——柳宗元《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

(5) 又如:煦愉(温煦,和悦);煦濡(温和;惠爱)

词性变化

煦的拼音:   

〈词性:名〉

(1) 日出时的霞光 [sunrise]

景光之人煦若射。——《墨子·经说下》

(2) 恩惠 [favour]

堂侄余庆,承煦绍宗。——唐玄宗《诫励宗室诏》

煦的拼音:   

〈词性:动〉

(1) 抚育 [foster]。如:煦物(养育万物);煦育(抚育;养育);煦养(爱抚;抚育)

(2) 受雇为人劳动 [employ]

故姜牙卖煦无所售,而见师于 文武。—— 晋· 葛洪《抱朴子》

(3) [眼睛] 转动 [(of eyeballs) rotate]

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白虎通》

常用词组

煦暖、煦煦

  拼音    注音  ㄒㄨˋ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JQKO  仓颉  ARF  郑码  KRJU  四角  67332  结构  上下电码  3563  区位  7667  统一码  7166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丨フ一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煦的拼音:xù(ㄒㄨˋ)  

⒈ 温暖:春风和煦。煦妪(抚养,天地生养万物)。煦暖。温煦。

⒉ 恩惠:煦煦为仁。

⒊ 日出。

统一码

煦字UNICODE编码U+7166,10进制: 29030,UTF-32: 00007166,UTF-8: E7 85 A6。

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煦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眗昫

汉英互译

warm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kind, gentle, gracious, gen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煦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火,昫(   )声。本义:温暖;暖和)

(2) 同本义 [warm;balmy]

煦,蒸也。一曰赤貌。一曰温润也。——《说文》

煦,温也。——《广韵》

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宋· 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阙序》

晨烟暮霭,春煦秋阳。——颜延之《陶征士诔》

(3) 又如:煦风(暖风;和风);煦润(温暖滋润)

(4) 和乐的样子 [happy]

伤夷受煦。——柳宗元《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

(5) 又如:煦愉(温煦,和悦);煦濡(温和;惠爱)

词性变化

煦的拼音:   

〈词性:名〉

(1) 日出时的霞光 [sunrise]

景光之人煦若射。——《墨子·经说下》

(2) 恩惠 [favour]

堂侄余庆,承煦绍宗。——唐玄宗《诫励宗室诏》

煦的拼音:   

〈词性:动〉

(1) 抚育 [foster]。如:煦物(养育万物);煦育(抚育;养育);煦养(爱抚;抚育)

(2) 受雇为人劳动 [employ]

故姜牙卖煦无所售,而见师于 文武。—— 晋· 葛洪《抱朴子》

(3) [眼睛] 转动 [(of eyeballs) rotate]

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白虎通》

常用词组

煦暖、煦煦

  拼音  jié   注音  ㄐ一ㄝˊ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BNHG  仓颉  NNM  郑码  YAVV  四角  17407  结构  单一电码  1312  区位  7061  统一码  5B51  笔顺  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孑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单独,孤单: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孑遗生物(活化石)。

⒉ 〔孑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

⒊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统一码

孑字UNICODE编码U+5B51,10进制: 23377,UTF-32: 00005B51,UTF-8: E5 AD 91。

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孑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ne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remaining, left-over; lon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孑的拼音: jié  

〈词性:形〉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2) 同本义 [without right-hand]

孑,无右臂也。——《说文》

(3) 孤单,单独 [lonely]

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国语·周语》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4) 又如:孑居(孑栖。独居);孑弦(单弦);孑轮(一辆车)

(5) 小 [small]。如:孑义(小仁小义);孑盾(兵车上用的小盾);孑孑(细行,小惠)

(6) 剩余 [residual]

孑,余也。——《方言二》

(7) 又如:孑黎(遗民;残存的百姓);孑余(剩余;残余)

(8) 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outstanding]

孑,俊也。——《方言二》

孑孑干旄。——《诗·鄘风·干旄》

(9) 又如:孑杰(卓立,特出);孑然(特立;又指孤立,孤单)

词性变化

孑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trident]

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 随。——《左传·庄公四年》。 杜预注:“尸,陈也。 荆亦 楚也,更为 楚陈兵之法。 扬雄《方言》:‘孑者,戟也。’”

常用词组

孑孓、孑然一身、孑身、孑遗、孑遗生物

  拼音  jié   注音  ㄐ一ㄝˊ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BNHG  仓颉  NNM  郑码  YAVV  四角  17407  结构  单一电码  1312  区位  7061  统一码  5B51  笔顺  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孑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单独,孤单: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孑遗生物(活化石)。

⒉ 〔孑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

⒊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统一码

孑字UNICODE编码U+5B51,10进制: 23377,UTF-32: 00005B51,UTF-8: E5 AD 91。

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孑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ne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remaining, left-over; lon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孑的拼音: jié  

〈词性:形〉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2) 同本义 [without right-hand]

孑,无右臂也。——《说文》

(3) 孤单,单独 [lonely]

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国语·周语》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4) 又如:孑居(孑栖。独居);孑弦(单弦);孑轮(一辆车)

(5) 小 [small]。如:孑义(小仁小义);孑盾(兵车上用的小盾);孑孑(细行,小惠)

(6) 剩余 [residual]

孑,余也。——《方言二》

(7) 又如:孑黎(遗民;残存的百姓);孑余(剩余;残余)

(8) 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outstanding]

孑,俊也。——《方言二》

孑孑干旄。——《诗·鄘风·干旄》

(9) 又如:孑杰(卓立,特出);孑然(特立;又指孤立,孤单)

词性变化

孑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trident]

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 随。——《左传·庄公四年》。 杜预注:“尸,陈也。 荆亦 楚也,更为 楚陈兵之法。 扬雄《方言》:‘孑者,戟也。’”

常用词组

孑孓、孑然一身、孑身、孑遗、孑遗生物

煦煦孑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