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o jí dài gōng
注音ㄒ一ㄠ ㄐ一ˊ ㄉㄞˋ ㄍㄨㄥ
解释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例子陈老板对于员工们的消极怠工毫无办法,只得同意增加工资。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消极怠工是贬义词。
繁体消極怠工
英语work to rule(be slack in work)
动物生肖牛,虎,蛇
消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溶化,散失: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
⒉ 灭掉,除去:消除。消灭。消毒。消炎。
⒊ 把时间度过去: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mó )。
⒋ 减少,损失,耗费:消耗。消损。消退。
⒌ 需要:不消说。
⒍ 中医学病名:消疾。消渴。
消字UNICODE编码U+6D88,10进制: 28040,UTF-32: 00006D88,UTF-8: E6 B6 88。
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㴅痟逍銷硝
disappear、eliminate、pass the time in a leisurely way、remove、vanish
长
形声:从氵、肖声
vanish, die out; melt away
详细解释◎ 消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2) 同本义 [get rid of;eliminate]
消,尽也。——《说文》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3) 又如:消索(灭尽,散亡);消炎(消除炎症;消除炎热);消弭(消灭停止)
(4) 消失,完全不存在 [disappear;vanish]
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易·泰》
观其不合而散逐消藏,则未尝不恨其道之难行也。——宋· 曾巩《上杜相公书》
(5) 又如:消败(消失,衰败);消挫(消散)
(6) 减削 [decrease]
消,减也。——《广雅》
心思消缩,齿发凋耗,常恐卒填沟壑,独遗恨于无穷也。——宋· 曾巩《再乞登对状》
其间有户消落之家。——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如:消折(耗损;亏损);消兵(减少兵员);消沮(削减;减弱)
(8) 消磨,打发 [use;get through]
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唐· 方干《冬夜泊僧舍》
乐琴书以消忧。——《文选·陶潜·归去来辞》
(9) 又如:消脱(消磨);消日(消磨时光);消取(排遣。取,语助词)
(10) 享受;受用 [enjoy]
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白居易《哭从弟诗》
(11) 又如:消花(花销。用掉的费用);消淹(享用)
(12) 售出 [sell]
因作者正苦于无人知道,因而没有消路。——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13) 又如:消倒(犹倒卖);消流(销售流通);消售(销售;卖出 [货物])
(14) 禁受,经受 [bear]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词》
(15) 又如:消任(禁受);消消(犹言受得了);消得(禁得起)
(16) 抵得上,配得上 [match]
莫夸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司空图《淮西诗》
(17) 又如:消不得(抵不上);消得(值得;配得)
(18) 需要;须 [need]
那里消半碗饭时,那小官人命归泉世。——《警世通言》
不消多事,随分便好。——《水浒传》
(19) 又如:消不的(不消;要不了);不消说
◎ 消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1) 消息 [news]
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救风尘》
(2) 又如:消耗(消息)
(3) 糖尿病 [diabetes]
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后汉书》
(4) 又如:消中(即消渴);消症(消疾。即消渴病);消渴(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消沉、消除、消毒、消防、消费、消费品、消光、消耗、消化、消化不良、消化道、消化酶、消化腺、消魂、消极、消灭、消泯、消磨、消气、消遣、消融、消散、消声、消失、消蚀、消食,消食儿、消逝、消释、消受、消瘦、消暑、消损、消停、消退、消亡、消息、消夏、消闲、消闲,消闲儿、消炎片、消夜、消隐、消元、消长、消肿
极(極)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⒉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⒊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⒋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⒌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⒍ 准则:为民立极。
⒎ 疲乏:人极马疲。
⒏ 古同“亟”,急。
⒐ 古同“殛”,杀或罚。
⒑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极字UNICODE编码U+6781,10进制: 26497,UTF-32: 00006781,UTF-8: E6 9E 81。
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裕極㭲
bally、best、damned、fearfully、mighty、pole、terribly
形声:从木、及声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详细解释◎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ridgepole]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副〉
(1)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exceedingly;oumost;very]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动〉
(1) 至,到达 [reach]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exhaust]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study deeply]。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punish]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reach the limit]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 极的拼音:
極 jí
〈词性:形〉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extreme]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fast]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anxiously]。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respectfully]。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极大、极大值、极地、极点、极度、极端、极峰、极锋、极光、极好、极化、极乐世界、极目、极品、极谱、极期、极其、极区、极圈、极图、极望、极限、极小、极刑、极性、极右、极值、极致、极昼
怠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懒惰,忪懈:怠惰。怠倦。怠工。懈怠。
⒉ 轻慢,不尊敬:怠傲。怠慢。
怠字UNICODE编码U+6020,10进制: 24608,UTF-32: 00006020,UTF-8: E6 80 A0。
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idle、remiss、slack
形声:从心、台声
idle, remiss, negligent; neglect
详细解释◎ 怠的拼音: dà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lazy;idle;indolent]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fatigued]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 怠的拼音: dài
〈词性:动〉
(1) 使…懒惰 [idle]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treat without proper respect or courtesy]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怠惰、怠工、怠倦、怠慢
工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⒉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⒊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⒋ 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⒌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⒍ 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⒎ 〔工尺(chǐ )〕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⒏ 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工字UNICODE编码U+5DE5,10进制: 24037,UTF-32: 00005DE5,UTF-8: E5 B7 A5。
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㣉
labour、man-day、project、skill、work、worker
农
象形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详细解释◎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carpenter's square]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craftsman;worker]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musicians]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woman worker]。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official;duty]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skill]。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building;post]。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engineering]。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industry]。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work;productive labor]。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amount of work]。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manday]。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engineer]。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note of musical scale]。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feat;achievement]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result;effect]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1) 精巧,精致 [delicate]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擅长;善于 [be good at]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工本、工笔、工兵、工厂、工场、工潮、工尺、工程、工程兵、工程师、工党、工地、工读、工读学校、工段、工房、工分、工蜂、工夫、工夫茶、工会、工价、工架,功架、工间、工件、工匠、工交、工具、工具书、工具箱、工绝、工竣、工科、工课、工力、工力悉敌、工料、工龄、工农兵学员、工农联盟、工棚、工期、工钱、工巧、工区、工人、工人阶级、工人运动、工日、工伤、工商联、工时、工事、工头、工细、工效、工薪、工休、工序、工业、工业革命、工业国、工业化、工业区、工蚁、工艺、工艺品、工友、工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运、工贼、工致、工种、工装、工资、工字钢、工字梁、工作、工作服、工作量、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