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ǔ shǐ wū gēng
注音ㄕㄨˇ ㄕˇ ㄨ ㄍㄥ
解释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出处宋·孙觌《跋吴省元真赞》:“吴公前辈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赞,皆佛菩萨语,启诵三过,欲下一句而家有识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诮。”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鼠屎污羹是中性词。
繁体鼠鼠汙羹
动物生肖牛,虎,蛇
鼠的拼音:shǔ(ㄕㄨˇ)
⒈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⒉ 隐忧:鼠思。
鼠字UNICODE编码U+9F20,10进制: 40736,UTF-32: 00009F20,UTF-8: E9 BC A0。
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䑕鼡
rat
象形:像鼠之形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详细解释◎ 鼠的拼音: shǔ
〈词性: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mouse;rat]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disease]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cowardly]。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scrofulous]。如:鼠疮;鼠瘘
鼠辈、鼠窜、鼠胆、鼠肚鸡肠、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疫
屎的拼音:shǐ(ㄕˇ)
⒈ 大便,粪。
⒉ 眼、耳所分泌的东西:眼屎。耳屎。
⒊ 嘲笑低能的:屎棋。屎诗。
屎字UNICODE编码U+5C4E,10进制: 23630,UTF-32: 00005C4E,UTF-8: E5 B1 8E。
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屎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宩
excrement、feces、shit
形声:从米、尸声
excrement, dung
详细解释◎ 屎的拼音: shǐ
〈词性:名〉
(1) 粪便 [excrement;feces;dung;droppings]。如:屎盆儿;屎头巾(喻妻妾有外遇);屎蜣螂(一种吃屎和动物尸体的黑甲虫);屙屎;人屎;屎溺(粪和尿);鸡屎
(2) 眼、耳等的分泌物 [secretion]。如:耳屎;眼屎
◎ 屎的拼音: shǐ
〈词性:形〉
极坏,犹言“臭” [execrable]。如:屎棋(低劣的棋艺);屎诗(低劣的诗句)
屎滚尿流、屎壳郎、屎盆子、屎桶
污的拼音:wū(ㄨ)
⒈ 浑浊的水:粪污。血污。
⒉ 肮脏,不干净:污水。污泥。污浊。
⒊ 肮脏的东西:污渍。污垢。
⒋ 不廉洁:贪污。
⒌ 弄脏:玷污。污损。污辱。污蔑(a.玷污;b.诬蔑)。污染。
污字UNICODE编码U+6C61,10进制: 27745,UTF-32: 00006C61,UTF-8: E6 B1 A1。
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汙汚
corrupt、defile、dirt、filth、smear
形声:从氵、亏声
filthy, dirty, impure, polluted
详细解释◎ 污的拼音:
汙、汚 wū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sewage pool]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3)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4)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5) 污垢,脏东西 [dirt;filth]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7) 劳苦之事 [hard work]
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左传》
◎ 污的拼音: wū
〈词性:形〉
(1) 不清洁,肮脏 [dirty]
汙,浊也。——《广雅·释诂三》
濯淖污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污手垢面(手脸都很脏);污面(面部污黑);污乱(污秽淫乱);污慢(污秽怠忽);污言(脏话);污邪(污秽邪恶);污史(污秽的史 实);污世(污浊混乱的世道)
(3) 卑污 [depraved]。如:污德(卑污的品德);污伪(污邪诈伪);污杂(卑污混杂);污贱(卑污下贱);污佞(卑污奸佞);污卑(卑污);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污口横蔑(用污秽的言论肆意污蔑);污暴(污滥暴虐);污僻(污滥邪僻)
(4) 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corrupt]
污吏。——《孟子·暴君》
(5) 又如:贪官污吏;污道(污邪之道);污俗(恶习;坏风气);污官(脏官)
(6) 低洼的 [low-lying]。如:污洼(洼坑);污庳(低洼之地);污淖(泥淖);污坳(低洼);污下(低洼)
(7) 地位低下的 [low]。如:污劣(低劣)
(8) 衰微的 [decline]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礼记》
◎ 污的拼音: wū
〈词性:动〉
(1) 玷污 [contaminate;smudge]
殊不沾污。——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蔑污使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闻(玷污耳朵的听闻);污累(玷污连累);血污其衣;污坏(污染败坏);污眼(弄脏眼睛)
(3) 污辱,在言词或举动上傲慢地、无礼地或轻蔑地对待 [insult]。如:污伤(诬毁中伤)
(4) 涂抹 [paint]。如:污墁(涂饰,粉刷)
(5) 洗去污垢 [decontaminate]
风吹云露火,雪污玉关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6) 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overflow]
…忽震一声,瓮悉列于梁上,都无滴污于外。——康骈《剧谈录》
(7) 贪污 [embezzle;corruption]
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污点、污垢、污痕、污秽、污吏、污蔑、污名、污泥、污七八糟、污染、污辱、污水、污水坑、污损、污言秽语、污浊、污渍
羹的拼音:gēng(ㄍㄥ)
⒈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羹字UNICODE编码U+7FB9,10进制: 32697,UTF-32: 00007FB9,UTF-8: E7 BE B9。
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羮
a thick soup
会意
soup, broth
详细解释◎ 羹的拼音: gē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羹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