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舍安就危的意思

shěānjiùwēi

舍安就危



拼音shě ān jiù wēi

注音ㄕㄜˇ ㄢ ㄐ一ㄡˋ ㄨㄟ

解释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出处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感情舍安就危是中性词。

繁体捨安就危

反义避凶趋吉、避危就安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ě shè   注音  ㄕㄜˇ ㄕㄜˋ   繁体    
部首  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FKF  仓颉  OMJR  郑码  ODMI  四角  80604  结构  上下电码  5287  区位  4165  统一码  820D  笔顺  ノ丶一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舍的拼音:shě(ㄕㄜˇ)  

⒈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⒉ 施舍:舍粥。舍药。

其他字义

舍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⒉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⒊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⒋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⒌ 姓。

统一码

舍字UNICODE编码U+820D,10进制: 33293,UTF-32: 0000820D,UTF-8: E8 88 8D。

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捨舎

汉英互译

abandon、give alms、give up、house、hut、sh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上边是屋顶,下边是基础

English

house, dwelling; dwell, re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舍的拼音:

shě  

〈词性:动〉

(1) 放在一边;丢开 [put;put aside]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3) 放弃;舍弃 [give up;abandon]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5) 废止、停止 [abolish]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7) 布施,施舍 [give alms]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remit]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11) 发,发射 [launch]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13) 另见 shè  

常用词组

舍本逐末、舍不得、舍短取长、舍己从人、舍己为人、舍近求远、舍车保帅、舍脸、舍命、舍弃、舍生取义、舍死忘生

基本词义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inn;tavern]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house;shed;hut]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barracks]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an ancient unit of distance equal to 30 li]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son of a feudal prince or high official;young master of the house]。如:舍人(公子;少爷)

词性变化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代〉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my]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舍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置;安置 [put sth.in a proper place]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3) 住宿 [put up]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5) 休息;止息 [rest;stop]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安排住宿 [arrange residence]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7) 宿营 [take up quarters]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8) 另见 shě  

常用词组

舍间、舍利、舍利子塔、舍亲

  拼音  ān   注音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VF  仓颉  JV  郑码  WDZM  四角  30404  结构  上下电码  1344  区位  1618  统一码  5B89  笔顺  丶丶フ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安的拼音:ān(ㄢ)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统一码

安字UNICODE编码U+5B89,10进制: 23433,UTF-32: 00005B89,UTF-8: E5 AE 89。

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女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easy]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composed]。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peaceful]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slowly]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词性变化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appease]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arrange]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be content with]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install;fi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harbor]。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how]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安培”的简称 [ampere]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安的拼音: ān  

〈词性:代〉

(1) 谁;何;什么 [who;how;what]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where]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常用词组

安安心心、安邦定国、安步当车、安瓿、安插、安厝、安定、安定、安定团结、安顿、安放、安分、安分守己、安抚、安好、安家、安家费、安家落户、安检、安静、安居、安居乐业、安康、安乐、安乐死、安乐椅、安乐窝、安理会、安陵君、安谧、安眠药、安民告示、安宁、安排、安排、安培、安贫乐道、安琪儿、安寝、安全、安全玻璃、安全岛、安全帽、安全门、安然、安然无恙、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安设、安身、安身立命、安适、安泰、安土重迁、安妥、安危、安慰、安稳、安息、安釐王、安闲、安详、安心、安逸、安营扎寨、安葬、安之若素、安置、安装

  拼音  jiù   注音  ㄐ一ㄡˋ   
部首  尢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YIDN  五笔98  YIDY  仓颉  YFIKU  郑码  SJKG  四角  03912  结构  左右电码  1432  区位  3045  统一码  5C31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就的拼音:jiù(ㄐ一ㄡˋ)  

⒈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⒉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⒊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统一码

就字UNICODE编码U+5C31,10进制: 23601,UTF-32: 00005C31,UTF-8: E5 B0 B1。

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mplish、already、as much as、at once、come near、move towards、with

相关字词

便、即、去、避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动〉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move to highland]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come close to;move towards]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belong to;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assume the office of]。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go with]。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accomplish]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end]。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accommodate oneself to; suit; fit; yield]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ed by]。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ascend;start]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词性变化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副〉

(1) 立刻,马上 [right now;right away]。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as early as]。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as soon as]。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only]。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right on]。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without…there can be no]。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就的拼音: jiù  

〈词性:介〉

(1) 在 [in; at ;on]。如:就理(内情)

(2) 从 [from]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according to]。如:就字面上看

就的拼音: jiù  

<语气>

(1) 偏偏 [simply]。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would]。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就的拼音: jiù  

<连>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if]。如:就让(即使;就算)

常用词组

就伴、就便,就便儿、就餐、就道、就地、就范、就根儿、就合、就歼、就教、就近、就就、就里、就木、就聘、就擒、就寝、就请、就让、就任、就食、就使、就势、就事、就事论事、就是、就是、就是、就手,就手儿、就算、就位、就席、就刑、就许、就绪、就学、就要、就业、就医、就义、就枕、就诊、就正、就职、就中、就坐,就座、就座

  拼音  wēi   注音  ㄨㄟ   
简体部首  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卩部  
五笔  QDBB  仓颉  NMSU  郑码  RGYY  四角  27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604  区位  4603  统一码  5371  笔顺  ノフ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危的拼音:wēi(ㄨㄟ)  

⒈ 不安全:危险。危殆。危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危难(nàn   )。危如累(lěi   )卵。

⒉ 损害:危害。危及。

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⒋ 使人惊奇的:危言耸听。

⒌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有道,危言危行”。

⒍ 指人临死:病危。垂危。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⒏ 姓。

统一码

危字UNICODE编码U+5371,10进制: 21361,UTF-32: 00005371,UTF-8: E5 8D B1。

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nger、dying、endanger、high、prop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angerous, precarious; hi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危的拼音: wēi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 同本义 [phobia in high place]

危,在高而惧也。——《说文》

决危而美名者。——《鬼谷子》。注:“山高也。”

榣木不生危。——《国语·晋语》。注:“高险也。”

高而不危。——《孝经》。郑注:“殆也。”

(3) 恐惧;忧惧 [fear]

窃为君危之。——《战国策·西周策》

(4) 又如:人人自危;危心(心存戒惧);危怖(恐惧不安);危栗(恐惧战栗);危气(气馁;危惧);危悚(危悰,危惧);危视(惊视);危睇(俯视而感到惊恐)

(5) 威胁,摧败 [threaten]

能危山东者,强 秦也。——《战国策·齐策一》

(6) 使危险;伤害;损伤 [injure]

今先生之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韩非子·问田》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孟子·梁惠王上》

(7) 又如:危国(危害国家)

(8) 败亡,灭亡 [be defeated;perish]

魏必危。——《战国策·秦策四》

(9) 怀疑,疑虑 [doubt]

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吕氏春秋·明理》

词性变化

危的拼音: wēi  

〈词性:形〉

(1) 高[high]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唐·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危楼(高楼);危巧(高峻而精巧);危邪(高而偏斜);危岑(高峻的山峰);危砌(高墙);危柯(高枝);危亭(耸立于高处的亭子);危冠(古时的高冠);危台(高台)

(3) 危险; 危难 [dangerous;perilous]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

亡弗不能存,危弗能安。——《韩非子·十过》

危而不持。——《论语·李氏》

安危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危急存亡。

(4) 又如:危地(危险的地方);危急存亡之秋(危险急迫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道(危险的措施);危行(危险的行动);危危(极其危险);危困(危急困穷);危脆(危险脆弱)

(5) 很陡峭的 [precipitous]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唐· 王维《过香积寺》

(6) 又如:危径(险峻的山路);危狭(险峻狭窄);危峭(高峻峭拔);危峨(高峻的山岭);危峰(高峻的山峰);危崖(高峻的悬崖);危朗(高峻而开朗);危峦(险峻的山峦);危壁(陡峭的山崖)

(7) 特指人将死 [dying]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素问》。王冰注:“危者,言其近死犹有生者也。”

(8) 又如:病危;垂危

(9) 绷得紧;强劲 [tight]

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周礼》

(10) 端正 [upright]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庄子》

(11) 又如:危坐(端坐;正坐)

(12) 不正 [not straight]

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

危的拼音: wēi  

〈词性:名〉

(1) 屋脊 [ridge (of a roof)]

痤( 范痤)因上屋骑危。——《史记·魏世家》

(2) 艰难困苦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3) 姓

危的拼音: wēi  

〈词性:副〉

几乎;差点儿 [almost]

我危得之。——《汉书》。颜师古注: 孟康曰:“危,殆也。我殆得为天子也。”

常用词组

危辞耸听、危殆、危笃、危而不持、危害、危机、危急、危境、危局、危难、危迫、危如累卵、危若朝露、危途、危亡、危亡关头、危险、危象、危言、危言耸听、危言危行、危言正色、危在旦夕、危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