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注音ㄖˋ ㄐ一ㄣˋ ㄔㄤˊ ㄢ ㄩㄢˇ
解释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例子眼见的天阔雁书迟,赤紧的日近长安远。(元 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愿望没达到。
感情日近长安远是贬义词。
繁体日近長安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囩囸
daily、day、run、sun、time
夜
象形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 日的拼音: rì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近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距离短,与“远”相对:接近。附近。靠近。近路。近景。舍近求远。近在眉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水楼台。
⒉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近况。近来。近代。近岁。近闻。近照。近体诗。
⒊ 亲密:亲近。近亲。近臣。平易近人。
⒋ 差别小,差不多:接近。相近。
⒌ 浅显:言近旨远。
近字UNICODE编码U+8FD1,10进制: 36817,UTF-32: 00008FD1,UTF-8: E8 BF 91。
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pproximately、near、close、easy to understand、intimate
远
形声:从辶、斤声
near, close; approach; intimate
详细解释◎ 近的拼音: jì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2) 同本义 [approach;be close to;draw near]
近,附也。——《说文》
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
小大近丧。——《诗·大雅·荡》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稍出近之。——唐· 柳宗元《三戒》
近出前后。
稍近。
时敌军已近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逼近(靠近;接近);挨近;近傍(接近;靠近);近晚(傍晚);近火(靠近火)
(4) 引申追求,希求 [seek]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5) 又如:近名(追求名誉);近利(逐利)
(6) 逼近 [press on towards]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易·系辞下》。韩康伯注:“位逼于君,故多惧也。”
(7) 得宠 [find favor with sb.]
襄子必近 幸子。——《战国策·赵策》
有七孺子皆近。——《战国策·齐策》
虽有贵戚近习。——《礼记·月令》
(8) 又如:近上(接近上司);近上的(接近上层的;等级高的);近珰(皇帝宠信的太监);近爱(帝王所亲近宠爱)
(9) 位于边缘;濒于 [verge on]。如:已近老年;近天(天边,极远之处);近正(接近正确;接近标准);近边(接近边疆)
(10) 知晓 [know]
慈亲不能传于子,忠臣不能入于君,唯有其材者为近之。——《吕氏春秋》
◎ 近的拼音: jìn
〈词性:形〉
(1) 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短 [near]
无有远近幽深。——《易·系辞》
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而日中时近也。
远者小而近者大。
近者热而远者凉。
(2) 又如:四近(周围附近的地方);邻近(位置挨近;附近);近宅(附近左右的住宅);近局(近邻,邻居);近火先焦(比喻无辜的人因最接近祸源而首先遭殃)
(3) 最近 [recent]
近三世纪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4) 又如:新近(不久以前);近目(近日;目前);近夜(傍晚);近忧(近虞。目前的忧虑)
(5) 亲近 [intimate;closely related]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6) 又如:近宾(亲近的宾客;有亲密关系的宾客);近侍(亲近侍奉);近属(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近党(关系密切的亲族)
(7) 浅近,容易理解,容易明白的 [easy to understand]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8) 又如:近识(识见浅陋);近器(才识浅陋平庸的人);近鄙(鄙薄);近浅(浅陋,平庸);近俗(浅近通俗);近事(浅鄙之事)
◎ 近的拼音: jìn
〈词性:副〉
(1) 将近;差不多 [be approximately;be close to]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近半
近便、近场、近臣、近程导弹、近处、近代、近道、近地点、近东、近古、近海、近乎、近畿、近郊、近景、近况、近来、近邻、近路、近密、近年、近旁、近期、近前、近亲、近情、近人、近日、近视、近世、近水楼台先得月、近似、近似值、近岁、近体诗、近卫军、近闻、近型、近幸、近洋、近义词、近因、近影、近友、近于、近缘、近月、近在咫尺、近战、近照、近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長仧兏仩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少、幼、消、短
象形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
安的拼音:ān(ㄢ)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安字UNICODE编码U+5B89,10进制: 23433,UTF-32: 00005B89,UTF-8: E5 AE 89。
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侒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危
会意:从宀、从女
详细解释◎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easy]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composed]。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peaceful]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slowly]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appease]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arrange]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be content with]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install;fi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harbor]。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how]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安培”的简称 [ampere]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代〉
(1) 谁;何;什么 [who;how;what]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where]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安安心心、安邦定国、安步当车、安瓿、安插、安厝、安定、安定、安定团结、安顿、安放、安分、安分守己、安抚、安好、安家、安家费、安家落户、安检、安静、安居、安居乐业、安康、安乐、安乐死、安乐椅、安乐窝、安理会、安陵君、安谧、安眠药、安民告示、安宁、安排、安排、安培、安贫乐道、安琪儿、安寝、安全、安全玻璃、安全岛、安全帽、安全门、安然、安然无恙、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安设、安身、安身立命、安适、安泰、安土重迁、安妥、安危、安慰、安稳、安息、安釐王、安闲、安详、安心、安逸、安营扎寨、安葬、安之若素、安置、安装
远(遠)的拼音:yuǎn(ㄩㄢˇ)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远(遠)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远字UNICODE编码U+8FDC,10进制: 36828,UTF-32: 00008FDC,UTF-8: E8 BF 9C。
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遠逺
far off、far-forth、farness
近
形声:从辶、元声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详细解释◎ 远的拼音:
遠 yu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far;distant]。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long]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bright;lofty;ambitious]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numerous;distant]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deep;profoun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 远的拼音:
遠 yuǎn
〈词性:动〉
(1) 离开;避开 [leave;depart from;avoid;evade]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violate;go against]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keep at a distance;become estrange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expand;spread]。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 远的拼音:
遠 yuǎn
〈词性:名〉
(1) 偏僻之地;远方 [distant place]。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远场、远程、远处、远大、远道、远地、远东、远渡、远方、远房、远古、远海、远航、远话、远见、远见卓识、远郊,远郊区、远交近攻、远近、远近驰名、远井不解近渴、远景、远距离、远虑、远门、远门近枝、远谋、远期、远亲、远人、远涉、远识、远视、远水不解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台、远天、远眺、远销、远行、远扬、远洋、远因、远缘、远征、远志、远志、远走高飞、远足、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