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平原十日饮的意思

píngyuánshíyǐn

平原十日饮



拼音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注音ㄆ一ㄥˊ ㄩㄢˊ ㄕˊ ㄖˋ 一ㄣˇ

解释平原: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平原君;十日饮:连日的设宴招待。平原君为待客而举办的大规模酒宴。指朋友之间的欢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为十日饮。”

例子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敢攀作平原十日饮,以慰饥渴之杯。”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

感情平原十日饮是中性词。

繁体平原十日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íng   注音  ㄆ一ㄥˊ   
部首  干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GUHK  五笔98  GUFK  仓颉  MFJ  郑码  AUA  四角  10409  结构  单一电码  1627  区位  3829  统一码  5E73  笔顺  一丶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平的拼音:píng(ㄆ一ㄥˊ)  

⒈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⒉ 均等:平分。平行(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⒊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⒋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⒌ 治理,镇压:平定。

⒍ 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⒎ 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⒏ 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⒐ 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⒑ 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⒒ 姓。

⒓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⒔ 古同“评”,评议。

统一码

平字UNICODE编码U+5E73,10进制: 24179,UTF-32: 00005E73,UTF-8: E5 B9 B3。

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lm、draw、equal、even、flat、peaceful、plane、smooth、suppress、ti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lat, level, even; peace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平的拼音: píng  

〈词性:形〉

(1)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 同本义 [gentle;mild;quiet]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3)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4)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flat;level]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平,正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吕氏春秋·适音》。注:“平,正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平楚(平野;又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平基(船上平放的垫板);平蔚(平展繁盛);平川旷野(广阔的平原田野);平碧(一片平展的绿色);平川地(平原旷地);平壤(平地);平畴(平坦的田地);平阳(平坦宽敞);平康(平坦广大);平阡(田间的平坦小路);平罔(指山脊平坦处);平莽(谓平坦广阔的草原);平盈(平坦);平圃(平坦的园圃)

(6) 平安;太平 [safe and sound;peaceful]

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7) 又如:清平(升平。太平);平裕(平安充裕);平不答的(平平和和的,没有波折);平靖(稳定平静);平吉(太平安吉);平善(平安,安康);平顺(平安顺遂;平稳顺畅)

(8) 均平;齐一 [even;neat]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平夜(犹半夜);平春(仲春);平火(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平颁(谓平均分发);平繇(平均使用力役);平概(使平齐划一);平富(均平薄敛)

(10) 均等 [equal]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易·乾》

(11) 又如:平肩(地位平等);平牒(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的互通文牒);平揖(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平状(犹言对等之礼);平出平入(地位平等,可以随意出入)

(12) 平允,公正 [fair;just]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靳令》

既和且平。——《诗·商颂·那》

(13) 又如:持平(公正,公平);不平(不公平;不公平的事);平明(公平明察;天刚亮的时候);平粜(平价出售);平扑扑(形容很平常);平情(冷静;公平);平虚(虚心平允);平格(公正至善);平干(公正干练);平狱(公正判案);平肃(公正严肃)

(14) 普通 [ordinary;common]。如:平平(普通;平常);平岁(普通丰收之年);平人(平民);平白(平时,平常);平平泛泛(平常,一般);平昔(往常);平头百姓(平民百姓);平等之人(平常人);平剑(普通剑器);平步(平常之举步)

(15) 正,当 [just]。如:平午(正午,中午);平昼(正午;白天)

词性变化

平的拼音: píng  

〈词性:动〉

(1) 平地,平整土地 [level]

原隰既平。——《诗·小雅·黍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2) 又如:平了三亩地;平济(治理);平塞(填平)

(3) 平定;平息 [calm down]

丧乱既平。——《诗·小雅·常棣》

今北土未平,马超、 韩遂尚在 关西,为 操后患。——《资治通鉴》

平夷狄之乱。——《淮南子·泛论》

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大司马》

(4) 又如:扫平(扫荡平定);讨平(讨伐平定);平忽(平息;平静);平一(平定统一);平收(平定,收捕);平除(平定而根除之);平涤(平定荡涤);平荡(扫荡平定);平灭(用武装镇压消灭);平讨(讨伐平定)

(5) 通“评”。评论 [appraise sth. through discussion;deliberate]

大事当共平议。——《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平《公羊》、《谷梁》同异。——《汉书·瑕丘江公传》

事成,以传示天下,与海内平之。——《汉书·王莽传上》

(6) 又如:平章(评议;商量);平章政事(丞相);平说(陈说评论);平画(评议谋划);平道(犹评议,评说);平注(评注。评论注解);平脏(平定赃物的价值);平铨(比较评量);平论(评论)

(7) 宽恕 [forgive;pardon]。如:平宥(宽宥;宽恕);平恕(持平宽仁)

(8) 平复,康复 [becured]。如:平愈(平复痊愈);平服(痊愈,复原;用武力平靖);平复(痊愈;康复);平复如旧(恢复健康)

(9) 媾和;和好 [make peace]

平戎于王。——《左传·僖公十二年》。注:“和也。”

平陈与 宋。——《诗·邶风·击鼓》

(10) 又如: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11) [比赛] 互无胜负 [make the same score;draw]。如:这场足球最后平了

平的拼音: píng  

〈词性:名〉

(1) 平野;平处;亦指平面 [level ground;plain]。如:水平;平巷(在矿床或岩层里挖成的水平的地下巷道);平陵(平地和丘陵);平洋地(平地);平陂(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

(2) 汉语声调之一 [level tone]。如:平字(平声的字,对仄字而言);平侧(平仄)。见“四声”

(3) 标准 [standard]

以法为平。——叶适《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平的拼音: píng  

〈词性:副〉

(1) 无缘无故地 [without cause or reason]。如:平白(无缘无故);平空里(平白无故);平空(凭空;突然;无缘无故)

(2) 全部地 [completely]。如:平吞(全吞;一口吞没)

常用词组

平安、平白,平白无故、平板、平板车、平辈、平步青云、平产、平常、平常、平畴、平川、平旦、平淡、平淡无奇、平等、平等、平籴、平地、平地、平地风波、平地楼台、平地青云、平地一声雷、平调、平定、平动、平凡、平凡、平凡小事、平反、平泛、平方、平方根、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房、平分、平分秋色、平伏、平服、平复、平光、平和、平衡、平衡觉、平衡木、平滑、平滑肌、平话、平缓、平毁、平假名、平价、平交、平靖、平静、平居、平局、平均、平均差、平均寿命、平均数、平均值、平空、平旷、平列、平陵、平流、平流层、平炉、平乱、平落、平米、平面、平面波、平面几何、平面角、平面图、平民、平明、平年、平叛、平平、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铺直叙,平铺直序、平起平坐、平权、平壤、平人、平日、平绒、平身、平生、平声、平时、平实、平实、平世、平视、平手、平水期、平素、平台、平坦、平添、平帖,平贴、平头、平头百姓、平头数、平头正脸、平妥、平稳、平西、平昔、平息、平心、平心定气、平心而论、平行、平行线、平型关、平衍、平阳、平野、平一、平移、平议、平抑、平易、平易近人、平庸、平庸之辈、平原、平月、平匀、平允、平仄、平展、平展展、平整、平整、平正、平直、平治、平装、平走慢步、平足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DRII  仓颉  MHAF  郑码  GGNK  四角  71296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26  区位  5213  统一码  539F  笔顺  一ノ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原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最初的,开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⒉ 本来: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⒊ 谅解,宽容:原宥。原谅。

⒋ 宽广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⒌ 同“塬”。

统一码

原字UNICODE编码U+539F,10进制: 21407,UTF-32: 0000539F,UTF-8: E5 8E 9F。

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元厡羱邍

汉英互译

former、origina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  ),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fountainhead;source of a river]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origin;cause;source]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open country]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词性变化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形〉

(1) 原来 [original;former;primary]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true]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initial]。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raw;unprocessed]。如:原油;原粮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动〉

(1) 推究 [examine]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excuse;pardon]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remit]。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常用词组

原案、原版、原本、原本、原材料、原虫、原地、原点、原动力、原封、原封不动、原稿、原告、原隔、原沟、原故、原核、原籍、原件、原浆、原旧、原来、原来、原来、原理、原粮、原谅、原料、原毛、原貌、原煤、原棉、原名、原木、原配、原圃、原人、原色、原审、原始、原诉、原田、原头、原图、原委、原文、原物、原隰、原先、原线圈、原形、原形毕露、原型、原盐、原样、原野、原意、原因、原由、原油、原宥、原原本本、原早、原则、原汁、原职、原址、原主、原著、原子、原子笔、原子弹、原子反应堆、原子核、原子能、原子能发电站、原罪、原作

  拼音  shí   注音  ㄕˊ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FGH  仓颉  J  郑码  ED  四角  4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577  区位  4214  统一码  5341  笔顺  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十的拼音:shí(ㄕˊ)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统一码

十字UNICODE编码U+5341,10进制: 21313,UTF-32: 00005341,UTF-8: E5 8D 81。

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什拾

汉英互译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十的拼音: shí  

[数]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en]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about ten]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tenth]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词性变化

十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many;full;complete]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miscellaneous]。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常用词组

十八般武艺、十八层地狱、十八开、十八罗汉、十不闲莲花落、十不闲儿、十步芳草、十成九稳、十滴水、十冬腊月、十恶不赦、十二分、十二指肠、十番鼓、十方、十分、十风五雨、十行俱下、十家锅灶九不同、十进对数、十进制、十里无真言、十魔九难、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年九不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全、十全十美、十三经、十三太保、十三辙、十生九死、十室九空、十四行诗、十万八千里、十万火急、十羊九牧、十一、十一月、十月、十月革命、十月怀胎、十指连心、十字镐、十字架、十字街、十字街头、十字军、十字路口、十足

  拼音    注音  ㄖ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JJJJ  仓颉  A  郑码  KA  四角  60100  结构  单一电码  2480  区位  4053  统一码  65E5  笔顺  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统一码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囩囸

汉英互译

daily、day、run、sun、ti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日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词性变化

日的拼音: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常用词组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拼音  yǐn   注音  一ㄣˇ   繁体    
部首  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QNQW  仓颉  NVNO  郑码  OXRO  四角  277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90  区位  5091  统一码  996E  笔顺  ノフフ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饮(飲)的拼音:yǐn(一ㄣˇ)  

⒈ 喝,又特指喝酒:饮水思源。饮酒。饮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饮鸩止渴。

⒉ 指可喝的东西:冷饮。饮料。饮食。

⒊ 中医汤剂的一种类型:香苏饮。饮子(不规定时间服用的汤剂)。

⒋ 中医学指体内水液传输不利停于腹腔或四肢的病症:痰饮。悬饮。溢饮。

⒌ 含忍:饮恨。饮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⒍ 隐没(  ):饮羽。

统一码

饮字UNICODE编码U+996E,10进制: 39278,UTF-32: 0000996E,UTF-8: E9 A5 AE。

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飲淾飮㱃

汉英互译

drink、imbibe

造字法

会意:从饣、从欠

English

drink; swallow; kind of dri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饮的拼音:

飲、飮、 yǐ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drink]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4) 含;忍 [keep in the heart]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6) 隐没;藏匿。通“隐” [hide]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词性变化

饮的拼音:

yǐn  

〈词性:名〉

(1) 酒 [drink]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3) 统指饮食 [diet]。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4) 饮料 [beverages;drinks]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5) 又如:冷饮;热饮

(6) 另见 yìn  

常用词组

饮弹、饮风餐露、饮恨、饮恨吞声、饮具、饮料、饮流怀源、饮泣、饮食、饮食疗法、饮水槽、饮水器、饮水思源、饮宴、饮用水、饮羽、饮誉、饮鸩止渴

基本词义

饮的拼音:

yìn  

〈词性:动〉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give water to drink;water an animlal]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3) 用酒食款待 [wine and dine;entertain]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5) 另见( yǐn  )

常用词组

饮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