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 qū suì shǒu
注音ㄇ一ˊ ㄑㄨ ㄙㄨㄟˋ ㄕㄡˇ
解释指粉身碎骨。
出处战国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用法作宾语;指粉身碎骨。
感情糜躯碎首是中性词。
繁体蘪軀碎首
近义粉身碎骨
动物生肖牛,虎,蛇
糜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
⒉ 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
⒊ 浪费:糜费。
⒋ 姓。
糜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糜字UNICODE编码U+7CDC,10进制: 31964,UTF-32: 00007CDC,UTF-8: E7 B3 9C。
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糜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䭧
rotten、wasteful
形声:从麻、米声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详细解释◎ 糜的拼音:
(1) 蘪 méi
(2) 另见 mí
糜子
◎ 糜的拼音: mí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麻声。本义:粥) 同本义 [gruel]
糜,糁也。——《说文》
糜,煮米使糜烂也。——《释名·释饮食》
糜,糜粥。——《广韵》
粥之稠者曰糜。——《尔雅·释言》注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古乐府《东门行》
(2)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糜粥(粥)
◎ 糜的拼音: mí
〈词性:动〉
(1) 粉碎,捣烂 [smash;pound sth.until it becomes pulp]
以糜敝之。——《荀子·富国》。注:“散也”
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贾山《至言》
(2) 又如:糜没(粉碎毁灭);糜灭(粉碎毁灭);糜躯(粉身碎骨,指献出生命);糜捐(粉身碎骨,舍弃生命);糜粉(粉碎。亦指碎屑)
(3) 消耗,通“靡” [waste]
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糜耗(糜费);糜费(浪费);糜损(浪费损耗)
(5) 另见 méi
糜费、糜烂
躯(軀)的拼音:qū(ㄑㄨ)
⒈ 身体:躯干。躯体。躯壳。身躯。为国捐躯。
躯字UNICODE编码U+8EAF,10进制: 36527,UTF-32: 00008EAF,UTF-8: E8 BA AF。
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躯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軀
human body
形声:从身、区声
body
详细解释◎ 躯的拼音:
軀 qū
〈词性:名〉
(1) (形声。从身,区声。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the human body]
躯,体也。——《说文》
籍柔覆温之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躯老(躯劳。身体,身段);血肉之躯;躯量(身材);躯躬(身体。引申指生命);躯材(身材);躯身(身躯)
(4) 身孕 [pregnancy]
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三国志》
(5) “躯口”的省称。宋元时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称被俘获并强迫服劳役的汉族人为“躯口” [captive laborer]
你道要女儿着钱赎个婢,要厮儿着钞买一个躯。——佚名《刘弘嫁婢》
(6) 指生命 [life]。如:躯命(生命)
◎ 躯的拼音:
軀 qū
〈词性:量〉
(1) 身体的数目 [body]
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一躯死尸
躯干、躯壳、躯体
碎的拼音:suì(ㄙㄨㄟˋ)
⒈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⒉ 零星,不完整:碎屑。琐碎。碎琼。支离破碎。
⒊ 说话唠叨:嘴碎。闲言碎语。
碎字UNICODE编码U+788E,10进制: 30862,UTF-32: 0000788E,UTF-8: E7 A2 8E。
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砕
break to pieces、broken、gabby、garrulous、smash
形声:左形右声
break, smash; broken, busted
详细解释◎ 碎的拼音: s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2) 同本义 [smash;break to pieces]
碎,细破也。——《广韵》
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庄子·人间世》
毂已破碎。——《荀子·法行》
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列子·黄帝?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碎首(撞碎其头);碎折(破碎断裂);碎扯百裂(撕裂得粉碎);碎身粉骨(身体粉碎。指死亡)
(4) 因极度忧伤而感到心痛难忍 [rive]。如:他妻子死时他心都碎了
◎ 碎的拼音: suì
〈词性:形〉
(1) 琐细;繁杂 [trifling]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汉书·黄霸传》
(2) 又如:碎小(琐细;自称家人儿女)
(3) 零星;细小 [small]
乱点碎红山杏发。——白居易《南湖早春》
(4) 又如:碎 砒(粉末;特小的碎块);碎玉(喻指牙齿);碎剐(一小块一小块地割取);碎碎(细细;零星;象声词);碎滴(细小的水珠);碎布;碎屑
(5) 说话唠叨;絮烦 [garrulous]。如:碎烦(麻烦,啰唆);碎过(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碎嘴碎舌(方言。罗嗦;唠叨);闲言碎语
(6) 〈词性:方〉∶年龄幼小 [young]。如:碎女(幼女);碎娃(小孩)
碎冰、碎步,碎步子、碎核、碎花、碎浪、碎裂、碎片、碎琼乱玉、碎石、碎物、碎云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dū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尾
象形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