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黎民百姓的意思

mínbǎixìng

黎民百姓



拼音lí mín bǎi xìng

注音ㄌ一ˊ ㄇ一ㄣˊ ㄅㄞˇ ㄒ一ㄥˋ

解释指普通老百姓。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勋卫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与民同乐。”

例子宗璞《南渡记》第一章:“不过明天或下一分钟要发生的事,黎民百姓谁也难于预料。”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普通百姓。

感情黎民百姓是中性词。

近义平民百姓

反义达官贵人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ㄌ一ˊ   
部首  黍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QTI  仓颉  HHOE  郑码  MFOK  四角  27909  结构  上下电码  7812  区位  3272  统一码  9ECE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フノノ丶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黎的拼音:lí(ㄌ一ˊ)  

⒈ 众,众多:黎民。黎庶。

⒉ 古通“黧”,黑色。

⒊ 古国名。

⒋ 姓。

统一码

黎字UNICODE编码U+9ECE,10进制: 40654,UTF-32: 00009ECE,UTF-8: E9 BB 8E。

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㴝䊍犂菞

汉英互译

multitude

造字法

形声:从黍、利声

English

surname; numerous, many; bl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黎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2)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黎,众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

觉悟黎烝。——《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3) 颜色黑中带黄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

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

厥土青黎。——《书·禹贡》

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

(4) 老,年纪大。通“梨”、“耆” [old]

黎,老也。——《方言十二》

(5) 又如:黎老(老人)

词性变化

黎的拼音:   

〈词性:动〉

(1) 粘 [stick]。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

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

(2) 比及,等到 [till;when;by the time]

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

黎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诸侯国名 [Li state],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

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

(2) 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 [Li nationality]。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

(3) 姓

常用词组

黎民、黎明、黎庶、黎元、黎园

  拼音  mín   注音  ㄇ一ㄣˊ   
简体部首  乛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氏部  
五笔  NAV  仓颉  RVP  郑码  YYBH  四角  77747  结构  单一电码  3046  区位  3581  统一码  6C11  笔顺  フ一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民的拼音:mín(ㄇ一ㄣˊ)  

⒈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⒉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⒊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⒋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⒌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⒍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⒎ 同“苠”。

统一码

民字UNICODE编码U+6C11,10进制: 27665,UTF-32: 00006C11,UTF-8: E6 B0 91。

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vilian、folk、the peop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民的拼音: mín  

〈词性:名〉

(1)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 同本义 [common people]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 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4) 泛指人 [man;person;human being;mankind]

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词性变化

民的拼音: mín  

〈词性:形〉

(1) 民间的 [folk;among the people]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

(2) 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常用词组

民办、民兵、民不堪命、民不聊生、民船、民法、民防、民房、民愤、民风、民歌、民工、民国、民航、民间、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民警、民力、民品、民情、民穷财尽、民权、民生、民事、民俗、民庭、民团、民望、民校、民心、民谣、民意、民营、民用、民怨、民怨沸腾、民乐、民运、民贼、民政、民脂民膏、民众、民主、民主党派、民主集中制、民族

  拼音  bǎi   注音  ㄅㄞˇ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JF  仓颉  MA  郑码  ANK  四角  1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02  区位  1657  统一码  767E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百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统一码

百字UNICODE编码U+767E,10进制: 30334,UTF-32: 0000767E,UTF-8: E7 99 BE。

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会意:从一、从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百的拼音: bǎi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hundred]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numerous]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词性变化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形〉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all kinds of]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all]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名]∶姓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动〉

(1) 增为百倍 [increase a hundredfold]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2) 另见   

常用词组

百般、百般无赖、百宝箱、百弊丛生、百不失一、百步穿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堵皆作、百端、百端待举、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废俱举、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百分之百、百感交集、百舸、百工、百官、百合、百合花、百花齐放、百货商店、百家、百家争鸣、百家姓、百科全书、百孔千疮,百孔千创、百口莫辩、百老汇、百里挑一、百炼成钢、百炼千锤、百灵鸟、百侣、百米、百米赛跑、百衲、百衲本、百衲衣、百年、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年树人、百年之好、百年之后、百千、百日、百日咳、百日维新、百十、百世、百事可乐、百事通、百司、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百岁之后、百听不厌、百万、百万雄师,百万雄兵、百闻不如一见、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百戏、百姓、百叶窗、百依百顺,百顺百依,百依百随、百越、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百折不回、百折不挠、百褶裙、百纵千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拼音  xìng   注音  ㄒ一ㄥ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VTGG  仓颉  VHQM  郑码  ZMMC  四角  45410  结构  左右电码  1198  区位  4853  统一码  59D3  笔顺  フノ一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姓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表明家族的字:姓氏。姓名。贵姓(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

⒉ 平民:万姓。老百姓。

统一码

姓字UNICODE编码U+59D3,10进制: 22995,UTF-32: 000059D3,UTF-8: E5 A7 93。

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urname、family name、clan name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生、生亦声

English

one's family name; clan, peop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姓的拼音: xìng  

〈词性: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

(2) 同本义 [surname]

姓,人所生也。——《说文》

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春秋·隐公八年》。按,神农母居 姜水, 黄帝母居 姬水, 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世为著姓。——《后汉书·张衡传》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刘恕《通鉴外纪》

(3) 又如:姓族(大族,望族);姓字(姓氏和名字);姓系(姓氏家族的源流系统);姓第(姓氏行第)

(4) 命,性命 [life]

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春秋》

(5) 官吏 [government officials]

百姓兆民。——《国语》。韦昭注:“百姓,百官。”

(6) 平民 [the common people]

填国家,抚百姓。——《汉书》

(7) 子孙的通称 [descendants]

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左传》

词性变化

姓的拼音: xìng  

〈词性:动〉

命名,称呼 [call]

项氏世世为 楚将,封于 项,故姓 项氏。——《史记·项羽本纪》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 冉溪。—— 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

常用词组

姓名、姓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