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苦思恶想的意思

èxiǎng

苦思恶想



拼音kǔ sī è xiǎng

注音ㄎㄨˇ ㄙ ㄜˋ ㄒ一ㄤˇ

解释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仔细思考。

感情苦思恶想是中性词。

繁体苦思惡想

近义苦思冥想

英语be in a brown stud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ㄎㄨ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DF  仓颉  TJR  郑码  EEJ  四角  44604  结构  上下电码  5388  区位  3164  统一码  82E6  笔顺  一丨丨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苦的拼音:kǔ(ㄎㄨˇ)  

⒈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⒉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⒊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⒋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⒌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统一码

苦字UNICODE编码U+82E6,10进制: 33510,UTF-32: 000082E6,UTF-8: E8 8B A6。

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tter、hard、hardship、suffer from、suffering

相关字词

甘、乐、甜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古声

English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苦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盬”。粗劣 [coarse]。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基本词义

苦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bitter edible plant]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illness;disease]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词性变化

苦的拼音:   

〈词性:形〉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bitter]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pain;suffering]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hard]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assiduous;hardworking]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poor]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苦的拼音:   

〈词性:动〉

(1) 困扰;困辱 [perplex;puzzle]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cause sb. suffering]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hate]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苦的拼音:   

〈词性:副〉

(1) 竭力;尽力 [painstakingly;energetically;hard]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very]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fortunately;luckily]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常用词组

苦艾、苦熬、苦不唧,苦不唧儿、苦差、苦差事、苦楚、苦处、苦大仇深、苦胆、苦杕、苦迭打、苦干、苦根、苦工、苦功、苦瓜、苦果、苦海、苦寒、苦活,苦活儿、苦尽甘来、苦境、苦口、苦口婆心、苦苦、苦苦哀求、苦况、苦劳、苦力、苦楝、苦闷、苦命、苦难、苦恼、苦情、苦趣、苦肉计、苦涩、苦参、苦事、苦水、苦思、苦思冥想、苦痛、苦头、苦味、苦笑、苦心、苦心孤诣、苦心经营、苦行、苦行赎罪、苦刑、苦役、苦因、苦斋、苦战、苦中作乐、苦衷、苦竹、苦主

  拼音  sī sāi   注音  ㄙ ㄙㄞ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LNU  仓颉  WP  郑码  KIWZ  四角  60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835  区位  4328  统一码  601D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思的拼音:sī(ㄙ)  

⒈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⒉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⒊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⒋ 姓。

其他字义

思的拼音:sāi(ㄙㄞ)  

⒈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统一码

思字UNICODE编码U+601D,10进制: 24605,UTF-32: 0000601D,UTF-8: E6 80 9D。

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思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䰄恖楒

汉英互译

consider、long for、think、think of、thought

相关字词

念、想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

English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思的拼音: sāi  

〈词性:形〉

(1) 多须的样子 [heavily bearded]。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基本词义

思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  ),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think;consider]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long for]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lament]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词性变化

思的拼音:   

〈词性: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thought]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plot]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lawsuit]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one of the poetry's style]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思的拼音:   

<叹>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常用词组

思潮、思忖、思过、思考、思恋、思量、思路、思虑、思谋、思慕、思念、思前想后、思情、思索、思维、思维能力、思想、思想、思想包袱、思想家、思想交流、思想抛锚、思绪、思议

  拼音  è wù ě wū   
注音  ㄜˋ ㄨˋ ㄜˇ ㄨ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GOGN  五笔98  GONU  仓颉  MCP  郑码  AKWZ  四角  1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921  区位  2281  统一码  6076  笔顺  一丨丨丶ノ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恶的拼音:è(ㄜˋ)  

⒈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⒉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⒊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ù(ㄨˋ)  

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  )恶。

其他字义

恶(噁)的拼音:ě(ㄜˇ)  

⒈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⒉ (噁)

其他字义

恶的拼音:wū(ㄨ)  

⒈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⒉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统一码

恶字UNICODE编码U+6076,10进制: 24694,UTF-32: 00006076,UTF-8: E6 81 B6。

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噁惡悪僫

汉英互译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相关字词

好、美、爱、善

造字法

形声:从心、亚声

English

evil, wicked, bad, f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1) 惡、噁 ě  

(2) 另见 è;wū;wù  

常用词组

恶心、恶心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è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è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恶的拼音:

è  

〈词性:动〉

害;伤害或损害 [harm]。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

恶的拼音:

è  

〈词性: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

(2) 另见 ě;wū;wù  

常用词组

恶霸、恶报、恶病质、恶补、恶叉白赖、恶臭、恶德、恶斗、恶毒、恶恶实实、恶妇、恶感、恶贯满盈、恶鬼、恶棍、恶果、恶狠、恶狠狠、恶化、恶疾、恶迹、恶口、恶辣、恶浪、恶劣、恶骂、恶梦、恶梦、恶名,恶名儿、恶魔、恶癖、恶气、恶人、恶煞、恶少、恶舌、恶声、恶事、恶事传千里、恶誓、恶水、恶俗、恶岁、恶损、恶徒、恶习、恶相、恶行、恶性、恶性循环、恶凶凶、恶言、恶意、恶语、恶语伤人、恶语中伤、恶运、恶战、恶仗、恶作剧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what]

恶,安也。——《广韵》

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叹>

(1) 表示惊讶 [wu]

恶,是何言也?——《孟子》

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见 ě;è;wù  

基本词义

恶的拼音:

  

〈词性:动〉

(1) 讨厌;憎恶 [loathe;hate]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怨恶其君。

(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4) 诽谤;中伤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5) 又如:恶讪(诽谤)

(6) 忌讳 [taboo]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词性变化

恶的拼音:

  

〈词性:形〉

(1) 羞耻,羞愧 [ashamed]

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恶囊(窝囊)

(3) 另见 ě;è;wū  

常用词组

恶湿居下

  拼音  xiǎng   注音  ㄒ一ㄤˇ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HNU  仓颉  DUP  郑码  FLWZ  四角  46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927  区位  4775  统一码  60F3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想的拼音:xiǎng(ㄒ一ㄤˇ)  

⒈ 动脑筋,思索:感想。思想。想法。想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入非非。异想天开。幻想。

⒉ 推测,认为:想必。想见(由推想而知道)。想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想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想。

⒊ 希望,打算:休想。理想。想望。妄想。

⒋ 怀念,惦记:想念。朝思暮想。

⒌ 像:云想衣裳花想容。

统一码

想字UNICODE编码U+60F3,10进制: 24819,UTF-32: 000060F3,UTF-8: E6 83 B3。

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think、suppose、miss、want to

相关字词

念、思

造字法

形声:从心、相声

English

think, speculate, plan, consi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想的拼音: xiǎng  

〈词性:动〉

(1)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 同本义 [think;miss]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3)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4) 思考,思索 [think deeply;ponder]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 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6) 希望,想要 [hope;want]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7)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8) 料想;猜想 [anticipate]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9) 又如:想料(料想)

(10) 想象 [imagine]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11) 好像,如同 [seem]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2) 怀念、回想 [miss;recall]

想当年。——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常用词组

想必、想不到、想不开、想当然、想到、想法、想法、想方设法、想见、想来、想念、想前顾后、想儿、想入非非、想头、想望、想想、想像、想像力、想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