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括囊守禄的意思

kuònángshǒu

括囊守禄



拼音kuò náng shǒu lù

注音ㄎㄨㄛˋ ㄋㄤˊ ㄕㄡˇ ㄌㄨˋ

解释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括囊守禄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uò guā   注音  ㄎㄨㄛˋ ㄍㄨㄚ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DG  仓颉  QHJR  郑码  DMI  四角  52064  结构  左右电码  2161  区位  3208  统一码  62EC  笔顺  一丨一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括的拼音:kuò(ㄎㄨㄛˋ)  

⒈ 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⒉ 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其他字义

括的拼音:guā(ㄍㄨㄚ)  

⒈ 榨取,搜求:搜括(亦作“搜刮”)。

统一码

括字UNICODE编码U+62EC,10进制: 25324,UTF-32: 000062EC,UTF-8: E6 8B AC。

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raw together、include

English

include, embrace, enclo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括的拼音: kuò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tie]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restrain]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block]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include]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search for]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purchase by the state]。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collect]。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converge]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词性变化

括的拼音: kuò  

〈词性:名〉

(1) 法 [law]

(2) 箭的末端 [end of a arrow]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常用词组

括毒、括号、括弧

  拼音  náng nāng   注音  ㄋㄤˊ ㄋㄤ   
简体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9画  总笔画  22画  
繁体部首  衣部  
五笔  GKHE  仓颉  JBRRV  郑码  AJER  四角  5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0926  区位  3650  统一码  56CA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囊的拼音:náng(ㄋㄤˊ)  

⒈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⒉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⒊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其他字义

囊的拼音:nāng(ㄋㄤ)  

⒈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⒉ 〔囊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统一码

囊字UNICODE编码U+56CA,10进制: 22218,UTF-32: 000056CA,UTF-8: E5 9B 8A。

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rsa、purse、theca、vesica、vesicl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ag, purse, sack; put in ba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囊的拼音: nāng  

另见 náng  

常用词组

囊揣、囊膪

基本词义

囊的拼音: náng  

〈词性:名〉

(1)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2) 同本义 [bag;pocket]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 李朝威《柳毅传》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盛以锦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囊橐(口袋;代指财物);囊空羞涩(兜内无钱);囊橐充盈(腰包钱足);囊橐萧瑟(口袋中无钱);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囊中术(指智谋);囊辎(行李);囊底(袋子里面);囊空(袋中无钱);囊涩(身无分文);囊书(囊中书札)

(4) 像口袋的东西 [anything bag-shaped]。如:胆囊;肾囊;囊缩(阴囊收缩)

词性变化

囊的拼音: náng  

〈词性:动〉

(1) 用口袋装 [bag up]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

试再囊之。

(3) 又如:囊米(装入口袋的米);囊琴(装琴入袋);囊载(装入囊中运走);囊扑(把人装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4) 覆盖;蒙住 [cover]

布囊其口。——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囊吞(囊括蚕食);囊首(用袋蒙头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统一全国;包罗天下)

(6) 另见 nāng  

常用词组

囊空如洗、囊括、囊中物、囊肿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FU  仓颉  JDI  郑码  WDDS  四角  30342  结构  上下电码  1343  区位  4256  统一码  5B88  笔顺  丶丶フ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守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⒉ 看管:看守。守护。

⒊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⒋ 遵照:遵守。守法。守时。

⒌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守。因循守旧。

⒍ 呆在一起:厮守。

⒎ 节操:操守。

⒏ 靠近,依傍: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⒐ 古代官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⒑ 姓。

统一码

守字UNICODE编码U+5B88,10进制: 23432,UTF-32: 00005B88,UTF-8: E5 AE 88。

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㝊垨

汉英互译

defend、guard、keep watch、obser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寸

English

defend, protect, guard, conser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守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 同本义 [duty;post]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3) 节操;操守 [high moral principle]

妾为情缘,葳蕤之质,一朝失守。——《聊斋志异》

(4) 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magistrate]

守者,秦置也。 秦兼天下,置三川守。 伊、 河、 洛也。—— 蔡邕《独断》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郡守;吴起为河西守

(6)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government place]

维梁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兴州。—— 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原则,规范,准则 [principle]。如:有为存守;喜之以验其守

词性变化

守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遵守;奉行 [observe;keep;abide by]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世说新语·识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守官箴(遵守为官之准则);守古(遵守古训);守数(恪守法规)

(3) 坚持,保持;保守 [stick to;keep]

守成上文,遭祸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汉书·公孙弘传》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估读勤苦,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田横, 齐之壮士,犹守义不辱。——《资治通鉴》

(4) 又如:守一(执一,专一);守经(固守经典之义);守常(遵循惯例,固守常法);守义(固守义理,笃守正道);守孀(守寡。孀:寡妇);守着老一套;因循守旧;守恶(坚持邪恶);守求(坚持索求);守故(守旧;保持原状);守成(继承和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业绩);守阙(承继皇位);守真(保持真元;保持本性);守拙(以拙自安,不愿做官。拙:拙于应付世务)

(5) 看守,看管 [keep watch]

汤为儿守舍。——《史记·张汤传》

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水浒传》

后汉使复至 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守钱虏(守财奴;财多而吝啬者);守喜婆(接生婆);守生(守候接生);守梓(守灵);守庚申(在庚申日吃斋、静坐不眠);守制读礼(守丧并阅读有关丧祭的礼书)

(7) 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defend]

俾守我王。——《诗·小雅·十月之交》

横野将军徐晃守 江陵。——《资治通鉴》

乃使蒙恬北筑 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守把(把守;掌握);守备(明清所设武官名称,负责城堡守卫及营房粮饷等事);守政(关于防守的事务);守口(把守关口);守要(把守要隘);守境(守卫边境);守舍(看守门户)

(9) 掌管 [be in charge of]

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商君书》

(10) 收捕 [arrest]

昭应闻此,必劝 楚王益兵守 雍氏。——《战国策》

(11) 依靠;依傍 [depend on]。如:守亲(指新婚夫妇婚后一个月须在新房里,时常厮守)

(12) 请求 [ask]

数守大将军光,为 丁外人求侯。——《汉书》

(13) 守侯;守护 [guard]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14) 做郡的知州 [be governor]

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常用词组

守备、守兵、守财奴、守车、守敌、守法、守分、守宫、守寡、守恒、守候、守护、守节、守旧、守旧派、守军、守口如瓶、守灵、守门、守门员、守丧、守身、守时、守势、守岁、守土、守望、守卫、守孝、守业、守夜、守御、守约、守则、守职、守制、守株待兔、守株缘木、守拙

  拼音    注音  ㄌㄨˋ   繁体  祿  
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PYVI  仓颉  IFNME  郑码  WSXK  四角  37299  结构  左右电码  4389  区位  3427  统一码  7984  笔顺  丶フ丨丶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禄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古代官吏的俸给: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蠹(指追求官禄的人)。禄食。俸禄。无功受禄。

⒉ 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⒊ 姓。

统一码

禄字UNICODE编码U+7984,10进制: 31108,UTF-32: 00007984,UTF-8: E7 A6 84。

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禄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祿

汉英互译

salary

造字法

形声:从礻、录声

English

blessing, happiness, prosper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禄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2) 同本义 [happiness]

禄,福也。——《说文》

福禄如茨。——《诗·小雅·瞻彼洛矣》

使女受禄如天。——《仪礼·少牢馈食礼》

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国语·晋语》

短折不禄。——《仪礼·曲礼》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诗·大雅·既醉》

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左传·襄公十一年》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禄祚(福分和寿命);禄命(古代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盛衰,祸福、寿天、贵贱等均由天定);禄相(有禄的相的样子。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天寿等有关);禄气(食禄之气运)

(4) 官吏的俸给 [salary]

恽幸有余禄。—— 杨恽《报孙会宗书》

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红楼梦》

(5) 又如:高官厚禄;爵禄(爵位和俸禄);薄禄(薪水);禄蠹(领取官俸的蛀虫);禄仕(为食俸禄而居官);禄糈(古代官吏的俸给)

(6) 禄位 [salary and position]。如:禄利(爵禄之利);禄饵(以禄位为诱饵);禄荫(凭借先人余荫而取得的禄位)

(7) 赏赐物 [reward]。如:禄料(料钱。唐宋间官吏除岁禄、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

(8) 通“录”。册籍 [record]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周礼·天官下·职币》

词性变化

禄的拼音:   

〈词性:动〉

(1) 给予俸禄 [give salary]

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荀子》

(2) 又如:禄绝(死的讳辞);禄亲(禄养。以俸禄养亲);禄使(给俸禄供使用);禄勋(给予有功者以俸禄)

(3) 通“录”。总领 [lead;head]

社稷不定,臣禄齐国之政。——《管子·大匡》

常用词组

禄米、禄位、禄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