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狂吟老监的意思

kuángyínlǎojiān

狂吟老监



拼音kuáng yín lǎo jiān

注音ㄎㄨㄤˊ 一ㄣˊ ㄌㄠˇ ㄐ一ㄢ

解释狂:纵情放荡。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外号。借指狂放的诗人。

出处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用法作宾语;指诗人。

感情狂吟老监是中性词。

繁体狂唫老監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uáng   注音  ㄎㄨㄤ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GG  仓颉  KHMG  郑码  QMC  四角  41214  结构  左右电码  3693  区位  3181  统一码  72C2  笔顺  ノフ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狂的拼音:kuáng(ㄎㄨㄤˊ)  

⒈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⒉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⒊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统一码

狂字UNICODE编码U+72C2,10进制: 29378,UTF-32: 000072C2,UTF-8: E7 8B 82。

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呈忹狅

汉英互译

aficionado、arrogant、crazy、mad、violent、wild

造字法

形声:从犭、王声

English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dog was mad]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mad;crazy;insane]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too arrogant;stiff-necked]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unruly or unrestrained]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violent;ferocious]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roaring]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词性变化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动〉

(1) 通“诳”。欺骗 [cheat]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  )。去 [go to]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常用词组

狂傲、狂暴、狂奔、狂飙、狂草、狂潮、狂放、狂风、狂风暴雨、狂欢、狂欢节、狂澜、狂烈、狂乱、狂怒、狂犬病、狂热、狂人、狂生、狂涛、狂妄、狂喜、狂想、狂笑、狂言、狂野、狂饮暴食、狂躁、狂恣

  拼音  yín   注音  一ㄣ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WYN  仓颉  ROIN  郑码  JOSX  四角  68027  结构  左右电码  0692  区位  5087  统一码  541F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吟的拼音:yín(一ㄣˊ)  

⒈ 唱,声调抑扬地念:吟咏。吟诵。吟味(吟咏玩味,体味)。吟讽(吟咏讽诵)。

⒉ 叹息,痛苦的声音:吟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吟。

⒊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吟。

⒋ 鸣,叫:风吟。猿吟。

统一码

吟字UNICODE编码U+541F,10进制: 21535,UTF-32: 0000541F,UTF-8: E5 90 9F。

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㕂䪩唫噖訡

汉英互译

chant、recite、the cry of animals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English

sing, hum; recite; type of poet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 同本义 [sigh;groan]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3)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4) 吟咏;诵读 [chant;recite]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5)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6) 鸣,叫 [sing]

熊咆龙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8)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compose]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词性变化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名〉

(1)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2) 诗人 [poet]。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常用词组

吟哦、吟风弄月、吟诵、吟游

  拼音  lǎo   注音  ㄌㄠˇ   
简体部首  耂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老部  
五笔  FTXB  仓颉  JKP  郑码  BMRR  四角  44712  结构  上下电码  5071  区位  3247  统一码  8001  笔顺  一丨一ノ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老的拼音:lǎo(ㄌㄠˇ)  

⒈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⒉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⒊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⒋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

⒌ 晚年:老年。老境。

⒍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⒎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⒏ 原来的:老地方。

⒐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⒑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⒒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⒓ 死的讳称:老了。

⒔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⒕ 姓。

统一码

老字UNICODE编码U+8001,10进制: 32769,UTF-32: 00008001,UTF-8: E8 80 81。

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ged、always、old、outdated、tough、very

相关字词

小、少、幼、新、嫩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old, aged; experienc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old;aged]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3)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

(4) 历时长久 [long-standing]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

(6)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 [experienced]。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

(7) 厚 [thick]。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8) 大 [great]。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

(9) 排行在最后的 [youngest]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

(10)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

词性变化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名〉

(1) 老年;晚年 [old age]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

独与老翁别。

欲言国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

(4) 老年人 [old people;the aged]。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

(5)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your]

(6) 对老人的尊称。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7)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8) 自称 [I]。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

(9)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term of honor and respect for some feudal officials]

(10) 指上公

(11) 指上卿

(12) 指大夫

(13) 指大夫的家臣

(14) 指群吏之尊者

(15) 指父母或兄长 [parents or brothe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16)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

(17)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 [Lao zi  ]。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

(18) 姓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动〉

(1) 死的讳称 [die]

老于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

(2)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

(3) 敬爱,敬重 [respect and love;hono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

(4) 告老 [retire from age]

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

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

(5) 变老;衰老 [be old and feeble]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

(6) 衰老;衰颓 [old and feeble;senil;decrepit]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

(7)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副〉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 [always]。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

(2)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 [very]。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

(3) 很久 [for a long time]。如:老没见你啊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前缀〉

(1)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

(2)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

(3)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如:老虎;老鼠;老玉米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后缀〉

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如:庄稼老;外国老

常用词组

老八辈子、老白干儿、老百姓、老板、老板娘、老伴、老保守、老鸨、老本、老鼻子、老表、老兵、老伯、老伯伯、老财、老残游记、老巢、老臣、老成、老成持重、老处女、老粗、老搭档、老大、老大难、老大娘、老大爷、老旦、老当益壮、老到、老道、老底、老弟、老雕虫、老调、老掉牙、老爹、老豆腐、老儿子、老佛爷、老夫、老父、老妇、老疙瘩、老庚、老公、老公公、老姑娘、老古板、老古董、老闺女、老汉、老好人、老糊涂、老虎、老花眼、老化、老皇历、老黄牛、老火、老伙伴、老几、老骥伏枥、老家、老监、老奸巨猾、老茧、老将、老交情、老景、老境、老酒、老君、老客、老来俏、老辣、老来少、老老、老脸、老练、老路、老妈子、老马识途、老迈、老毛病、老面子、老谋深算、老姥、老奶奶、老年、老年人、老娘、老牛破车、老牛舐犊、老农、老牌、老派、老婆、老婆婆、老婆子、老气、老气横秋、老前辈、老腔、老亲、老秋、老拳、老人、老人斑、老人家、老人山、老弱残兵、老少、老身、老生、老生常谈、老师、老师傅、老实、老实巴脚、老实疙瘩、老式、老视、老手、老鼠、老鼠尾巴、老叟、老太公、老太婆、老太太、老太爷、老态龙钟、老饕、老套、老套子、老天、老天爷、老头儿、老头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外、老顽固、老问题、老翁、老乡、老相好、老相识、老小、老兄、老朽、老秀才、老学究、老鸦、老眼光、老幺、老爷、老爷爷、老爷子、老一套、老鹰、老油条、老油子、老于世故、老妪、老玉米、老早、老账、老丈、老者、老着脸皮、老拙、老资格、老子、老子、老总、老祖宗

  拼音  jiān jiàn   注音  ㄐ一ㄢ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JTYL  仓颉  LIBT  郑码  KDML  四角  28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48  区位  2864  统一码  76D1  笔顺  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监(監)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⒉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其他字义

监(監)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⒉ 古同“鉴”,镜。

⒊ 古同“鉴”,借鉴,参考。

⒋ 姓。

统一码

监字UNICODE编码U+76D1,10进制: 30417,UTF-32: 000076D1,UTF-8: E7 9B 91。

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監譼䛓

汉英互译

inspect、prison、supervise、watch

造字法

会意:从皿

English

supervise, control, dir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监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2) 同本义 [supervise]

監,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 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刚毅监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监临(自上而下地监督视察);监修(监督编修);监觑(查看);监解(明察,分辨)

(4) 掌管;主管 [take charge]。如:监院(监管寺院的僧人);监主(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监事(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监帅(监督军务的主将)

(5)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act for]。如: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臣代行职务)

(6) 监禁;关押 [imprison]。如:监候(监禁起来候审;或判死罪后缓刑,关起来等候秋审复核);监追(监禁起来严令限期完成);监系(亦作“监计”。关押,囚禁)

(7) 统领,率领 [command]

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书·洛诰》

(8) 又如:监御(统领);监统(监督统理)

词性变化

监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牢狱 [prison]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监外板屋。

(2) 又如:监铺(临时拘留所);监仓(监狱);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监比(坐监追征)

(3) 监督、指导或劝告的人 [proctor]

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注:“山林川泽之官。”

(4) 又如:学监(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

(5) 指诸候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太宰》

(6) 另见 jiàn  

常用词组

监测、监察、监督、监工、监管、监护、监护人、监禁、监考、监控、监牢、监门、监牧、监票、监视、监听、监押、监狱、监织造、监制

基本词义

监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通“鉴”

(2) 借鉴 [use for reference;draw lessons from]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召诰》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荀子·解蔽》

(3) 照 [reflect]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书·酒诰》

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列女传·晋羊叔姬》

(4) 另见 jiān  

常用词组

监本、监生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