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画策设谋的意思

huàshèmóu

画策设谋



拼音huà cè shè móu

注音ㄏㄨㄚˋ ㄘㄜˋ ㄕㄜˋ ㄇㄡˊ

解释画:谋划,筹划;设:筹划。筹划办法,图谋计策。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画策设谋是中性词。

繁体畫筞設謀

近义出谋划策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繁体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LBJ  仓颉  MUW  郑码  AKZI  四角  10772  结构  下三包围电码  3973  区位  2713  统一码  753B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画(畫)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⒉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⒊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⒋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⒌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⒍ 同“划1”。

统一码

画字UNICODE编码U+753B,10进制: 30011,UTF-32: 0000753B,UTF-8: E7 94 BB。

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畫畵

汉英互译

describe、draw、fecit、paint、painting、pic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动〉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divide]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draw;paint]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b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r pictures]。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sign]。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write]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gesticulate]。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stop]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plan;plot]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educate]。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a horizontal stroke]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词性变化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1) 成品画 [drawing;painting;picture]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plot;plan]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stroke]。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veins;lines]。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常用词组

画板、画报、画笔、画饼、画饼充饥、画布、画册、画地而趋、画地为牢、画舫、画符、画幅、画稿、画稿、画工、画虎类狗、画家、画架、画匠、画境、画卷、画刊、画框、画廊、画龙点睛、画卯、画眉、画面、画皮、画片、画谱、画人、画蛇添足、画室、画士、画坛、画帖、画图、画图、画外音、画像、画像、画押、画影图形、画苑、画院、画展、画轴、画字

  拼音    注音  ㄘㄜ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TGMI  五笔98  TSMB  仓颉  HDB  郑码  MFLD  四角  88902  结构  上下电码  4595  区位  1863  统一码  7B56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策的拼音:cè(ㄘㄜˋ)  

⒈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⒉ 鞭打:策马。鞭策。

⒊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⒋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⒌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⒎ 杖:策杖。

⒏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⒐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⒑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⒒ 姓。

统一码

策字UNICODE编码U+7B56,10进制: 31574,UTF-32: 00007B56,UTF-8: E7 AD 96。

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䓶册敕笧筞筴箣赦敇萗

汉英互译

plan、whip

造字法

形声:从竹、声

English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策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朿(   )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whip]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4) 策略;计谋 [tacticsplan;scheme]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bamboo or wooden slips used for writing on in ancient China]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document]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answer]

《治安策》——汉· 贾谊

《教战守策》——宋· 苏轼

(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chip]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alpine yarrow]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词性变化

策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whip]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instigate;stir up]。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support]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plan;plot]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常用词组

策动、策反、策划、策略、策论、策马、策士、策试、策问、策应、策源地

  拼音  shè   注音  ㄕㄜ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YMCY  五笔98  YWCY  仓颉  IVHNE  郑码  SQX  四角  37747  结构  左右电码  6080  区位  4172  统一码  8BBE  笔顺  丶フ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设(設)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布置,安排:设立。设置(a.设立;b.安装)。设宴。

⒉ 筹划:设计。设法。

⒊ 假使:假设。设或。设身处地。

统一码

设字UNICODE编码U+8BBE,10进制: 35774,UTF-32: 00008BBE,UTF-8: E8 AE BE。

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ound、if、set up、suppose、work out

造字法

会意:从讠、从殳

English

build; establish; displ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设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display;find a place for]

設,施陈也。——《说文》

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

整设于门外。——《礼记·月令》。注:“陈也。”

规矩陈设。——《礼记·经解》

张乐设饮。——《战国策·秦策》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设树险阻。——《淮南子·本经》

设酒杀鸡作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陈设(摆设);设醮修禳(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设蓍(占卦。蓍:蓍草,古人常用其占卜);设弧(摆设木弓。表示生男);设帨(摆设佩巾。表示生女);设奠(陈设祭品,追悼亡者);设醴(设置甘美的醴酒。比喻礼遇贤士)

(4) 创立,建立,开创 [create;establish;set up]

权之所设。——《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注:“设,施也。”

设都于禹之绩。——《诗·商颂·殷武》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史记·货殖列传序》

(5) 又如:附设(附带设置);设令(施设律令);设位(立位,定位);设官(设置官职);设科(设立教授的学科;设置取士任官的科目);设帐(开馆教授门徒);设版(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敌);设险(在险要地方设置防御);设覆(设置伏兵)

(6) 筹划;秘密策划 [work out;plot]

设以攻宋。——《淮南子·修务》

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三国演义》

(7) 又如:设阱(设计陷害别人);想方设法;设谋(设定谋略);设计(算计;谋划);设局(设下骗局;安排圈套);设施(安排;措置);设处(筹划,安排)

(8) 拟设;设置 [set up;install]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清·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设疑(提出疑问);设论(文体名。拟设问答来阐扬论述的意旨);设难(拟定问题铺设言辞,以困窘对方);设辩(拟设辩说);设言托意(拟设言语来寄寓心意)

(10) 施行,实现 [carry out]

各一则不设。——《吕氏春秋》

(11) 又如:设教(施行教化)

(12) 布置,部署 [arrange;fix up]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

词性变化

设的拼音:

shè  

<连>

(1)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if]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设若;设使

设的拼音:

shè  

〈词性:形〉

(1) 完备 [complete]

居处,兵卫甚设。——《史记·刺客列传》

(2) 大 [large]

益长裕而不设。——《易·系辞下》

常用词组

设拜、设备、设法、设防、设伏、设岗、设或、设计、设局、设立、设圈套、设若、设色、设身处地、设施、设使、设限、设想、设宴、设营、设置

  拼音  móu   注音  ㄇㄡˊ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YAFS  五笔98  YFSY  仓颉  IVTMD  郑码  SEF  四角  34794  结构  左右电码  6180  区位  3617  统一码  8C0B  笔顺  丶フ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谋(謀)的拼音:móu(ㄇㄡˊ)  

⒈ 计划,计策,主意:计谋。出谋划策。

⒉ 设法寻求: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

⒊ 商议:谋议。谋划。不谋而合。

⒋ 姓。

统一码

谋字UNICODE编码U+8C0B,10进制: 35851,UTF-32: 00008C0B,UTF-8: E8 B0 8B。

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謀㖼

汉英互译

consult、plan、plot、scheme、seek、stratagem

造字法

形声:从讠、某声

English

plan, scheme; strateg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谋的拼音:

móu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2)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consider;plan]

虑难曰谋。——《说文》

聪作谋。——《书·洪范》

咨难为谋。——《左传·襄公四年》

谁适与谋。——《诗·小雅·苍伯》

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春秋·说题辞》

心思为谋。——《论衡·超奇》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列子·汤问》

谋诸漆工。——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谋谟殚神(筹谋划策,竭尽全力);不谋而合;合谋(共同策划);谋及庶人(与百姓共商国事);思谋(方言。思索;考虑);谋始(于开始时慎重考虑);谋章(考虑文章的篇章结构)

(4) 计议;商议 [confer;discuss]

谋,议也。——《广雅》

聚室而谋。——《列子·汤问》

(5) 又如:谋迹(议其行事);谋阙(商议补救缺失);谋合(合伙同谋)

(6) 图谋;营求 [plot;conspire;seek]

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亦宜自谋。——诸葛亮《出师表》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谋论(谋划揣摩);谋断(谋划决断);谋为不轨(图谋不轨);谋首(主谋者);谋犹(计谋。也作谋猷);谋干(谋求;钻营);谋虚逐妄(谋求追逐虚幻不实的东西);谋道(探求事理和道义等)

(8) 咨询 [seek advice from;consult with]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诗·小雅》

咨事为谋。——《国语·鲁语》

(9) 又如:谋筮(问卜);谋询(咨询);谋龟(问卜)

词性变化

谋的拼音:

móu  

〈词性:名〉

(1) 策略,计谋 [tactics;plan]

辩说属辞,饰非诈谋。——《韩非子·存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无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注:“小臣之谋也。”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谋不逮下(谋略不及下等水平);谋定后动(计划稳妥之后再采取行动);计谋(战争中欺蒙并智胜敌人的策略);足智多谋;有勇无谋

(3) 通“媒”。媒介 [media]

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管子》

常用词组

谋财害命、谋臣、谋反、谋害、谋划、谋计、谋虑、谋略、谋面、谋求、谋取、谋杀、谋生、谋食、谋士、谋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