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 jiā huān
注音ㄏㄜˊ ㄐ一ㄚ ㄏㄨㄢ
解释指全家老小都到场的场面或合拍的照片。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当日连杨衙小夫人张氏都请过来,做个合家欢筵席,这一场欢喜非小。”
例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刘芝田做上海道的时候,出五百银子,请他画一张合家欢。”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合家欢是中性词。
繁体合家歡
近义全家福
英语a photograph of a happy family
日语家族一同の記念写真 (きねんしゃしん)
动物生肖牛,虎,蛇
合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⒉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⒊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⒋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⒌ 总共,全:合家欢乐。
⒍ 计,折算:合多少钱。
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合的拼音:gě(ㄍㄜˇ)
⒈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⒉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合字UNICODE编码U+5408,10进制: 21512,UTF-32: 00005408,UTF-8: E5 90 88。
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㪉敆盒閤
add up to、be equal to、close、combine、join、proper、shut、suit、whole
开、分、张、拆、离
会意
combine, unite, join; gather
详细解释◎ 合的拼音: gě
〈词性:名〉
(1) 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a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1 decilitre)]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
(2) 另见 hé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动〉
(1) (会意。从亼( jí ),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 同本义 [close;shut]
合,合口也。——《说文》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庄子·秋水》
(3) 引申为开合之称
合则成体。——《庄子·达生》
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四面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绿树村边合。——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暝色已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蚌合;合上书;合祛(开闭);合喙(闭口);合盘(犹合掌);合瞑(闭目;闭目入睡)
(5) 会聚,聚合 [assemble]
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国语·楚语下》
将合诸侯。——《周礼·秋官·司仪》
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吕氏春秋·大乐》
齐桓公合诸侯。——《吕氏春秋·精谕》
公子即合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晋鄙合符。
合江夏战士。——《资治通鉴》
五万兵难卒合。
卒与尸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合众(集合众人);合族(聚合全族的人);合火(结伙,结伴);合军(集结军队);合散(聚合消散);合绪(聚集在一起)
(7) 联合;联络 [unite;ally]。如:合盘(合伙);合出(凑合出来);合字(同伙;黑店)
(8) 结合 [combine;unite]。如:合色鞋(用几种颜色料子凑成鞋面的鞋子)
(9) 符合,不违背 [conform to]。如:合机(跟事实相符);合程(合乎格式或规定的程序);合情合理;不合自然
(10) 适合 [suit]
合于桑林之舞。——《庄子·养生主》
甚合孤心。——《资治通鉴》
(11) 又如:合式(合适;合意);合中(适中);合折儿(合适);合景(与当时场面相适合,相般配);合折(恰当;合乎心思;合适);合他意思
(12) 合并 [merge;amalgamate]。如:合传(纪传体史书的创作,合两人以上的事迹作传,称合传)
(13) 覆盖;笼罩 [cover]。如:合扑(面朝下扑倒);合在缺底下(蒙在鼓里)
(14) 匹配;配偶 [mate;marry]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
得耦为合。——《周礼·媒氏》注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又如:合和(结婚姻之好;亲睦);合姓(指结婚。男女两性合为一家);合独(使鳏夫寡妇结成夫妻)
(16) 交锋 [engage in a battle or contest]。如:合刃(军队相遇,刀刃相接);合战(交战)
(17) 折算等于 [be equal to]。如: 一米合三尺
(18) 制作 [棺材] [make]。如:合甲(制成皮革);合寿材
(19) 应该 [should]。如:合当(合该;应当);合行(合当;应该;集中在一起);合受(应该受到)
(20) 吵架 [quarrel]。如:合嘴(争吵);合爆(合皂。混闹;喧闹);合嘴合舌(吵架)
(21) 合掌 [clasp]。如:合手
(22) 回答,答 [answer]。如:合要(各举简要的言辞,以互相答辩)
(23) 交媾。雌雄交尾,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rse]。如:合盖(已得手。特指成男女情事)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形〉
(1) 全部;整个 [whole;all;entire]。如:合家团聚;合府(全家);合宅(合家,合门,全家);合境(全境);合穗(合颖)
(2) 和睦,和谐,融洽 [harmonious]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小雅·常棣》
合群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合,谓和合群众也。”
以比黄钟之宫适合。——《吕氏春秋·古乐》
议事每不合。——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甚与孤合。——《资治通鉴》
与宁南意合。——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不谋而合。——《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合心(齐心;同心);合情(和谐情感)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名〉
(1) 盒子。后作“盒” [box]
以黑木合盛茶。——冯梦龙《古今谭概》
(2) 姓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副〉
一起,共同 [together]。如:合吃;合住;合堂(同处一堂);合约(一同订约)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介〉
(1) 与;向 [for]
又不好合你再要。——《红楼梦》
(2) 和 [as]。如:合会(以及;和)
◎ 合的拼音: hé
〈词性:量〉
古时打斗时双方攻防动作叫一合,也叫一回合 [round]。如:战了五十合;两人交手数合
◎ 合的拼音:
閤 hé
〈词性:动〉,〈词性:形〉
(1) 闭合 [close]。如:合眼
(2) 全;总共 [whole;all;entire]。如:合县(全县) “閤”
(3) 另见 gé
(4) 另见 gě
合办、合抱、合璧、合编、合不来、合唱、合成、合得来、合订本、合法、合法性、合肥、合该、合格、合共、合股、合股、合乎、合伙、合伙人、合击、合计、合家、合家欢、合脚、合金、合卺、合理、合理化、合力、合流、合龙、合拢、合拢、合谋、合拍、合拍、合契、合群、合身、合时、合适、合算、合算、合同、合围、合心、合眼、合演、合叶、合页、合一、合宜、合意、合营、合影、合用、合于、合葬、合掌、合辙,合辙儿、合著、合着、合资、合纵、合奏、合作
家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家的拼音:jia(˙ㄐ一ㄚ)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家的拼音:jie(˙ㄐ一ㄝ)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家字UNICODE编码U+5BB6,10进制: 23478,UTF-32: 00005BB6,UTF-8: E5 AE B6。
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傢宊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野
会意:从宀、从豕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详细解释◎ 家的拼音: gū
〈词性:名〉
(1)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家祠、家慈、家当、家道、家底、家丁、家法、家访、家风、家父、家规、家伙、家给人足、家计、家祭、家家、家家户户、家教、家景、家境、家居、家具、家眷、家君、家累、家里、家门、家庙、家母、家娘、家奴、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谱、家雀儿、家禽、家人、家舍、家生、家声、家乘、家史、家世、家事、家室、家什、家书、家塾、家属、家数、家私、家天下、家庭、家庭作业、家童、家徒四壁、家务、家务活、家务事、家系、家下、家乡、家小、家信、家兄、家学、家训、家严、家养、家业、家用、家喻户晓、家园、家贼、家贼难防、家宅、家长、家长制、家珍、家政、家种、家主、家传、家姊、家子、家族
◎ 家的拼音: jie
〈词性:助〉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欢(歡)的拼音:huān(ㄏㄨㄢ)
⒈ 快乐,高兴:欢乐。欢庆。欢会。欢快。欢颜。尽欢而散。郁郁寡欢。
⒉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欢。新欢旧识。
⒊ 活跃,起劲,旺盛:欢蹦乱跳。欢实。机器转得真欢。
欢字UNICODE编码U+6B22,10进制: 27426,UTF-32: 00006B22,UTF-8: E6 AC A2。
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歡歓懽讙驩
joyous、merry、vigorously
悲
形声:从欠、又声
happy, pleased, glad; joy; enjoy
详细解释◎ 欢的拼音:
歡、懽、驩 hu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欠,雚( guàn )声。本义:喜悦,高兴)
(2) 同本义 [happy;cheerful;joyful]
欢,喜乐也。——《说文》
君子不尽人之欢。——《礼记·曲礼》
夫妇不得不驩。——《荀子·大略》
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庄子·至乐》
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韩非子·说林上》
而大国与之懽。——《战国策·秦策》
饮酒则欢乐。——《庄子·渔父》
今日之欢。——《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欢动一城。——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奉一日之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欢容(喜悦的容颜);欢洽(快乐和睦);欢哄(欢乐,哄闹);欢情(喜悦的心情)
(4) 欢迎,殷勤地或诚挚地迎接 [welcome]
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游侠列传》
(5) 又如:欢门(宋代酒馆、店铺用彩色纸帛装饰门窗,以招徕顾客,谓之欢门)
(6) 〈词性:方〉∶起劲;活跃 [with great drive;vigorous]。如:你不是跑得挺欢吗?
◎ 欢的拼音:
歡 huān
〈词性:名〉
(1) 古时男女相爱,女子对情人的称呼 [lover]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
闻欢下扬州,相送 楚山头。——古乐府《莫愁乐》
(2) 欢爱。指男女交合之事 [sexual union]。如:求欢;寻欢;欢场(寻欢作乐的场所)
欢蹦乱跳、欢唱、欢畅、欢度、欢歌、欢咍、欢好、欢呼、欢聚、欢快、欢乐、欢闹、欢闹、欢洽、欢庆、欢声、欢声雷动、欢声笑语、欢送、欢腾、欢天喜地、欢慰、欢喜、欢喜、欢喜若狂、欢笑、欢心、欢欣鼓舞、欢欣若狂、欢颜、欢宴、欢迎、欢娱、欢愉、欢悦、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