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敢想敢说的意思

gǎnxiǎnggǎnshuō

敢想敢说



拼音gǎn xiǎng gǎn shuō

注音ㄍㄢˇ ㄒ一ㄤˇ ㄍㄢˇ ㄕㄨㄛ

解释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出处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敢想、敢说也是一种斗争。首先要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敢想敢说是中性词。

繁体敢想敢説

近义敢想敢干

英语dare to think and speak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ǎn   注音  ㄍㄢˇ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NBTY  仓颉  MJOK  郑码  XCMO  四角  184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3  区位  2450  统一码  6562  笔顺  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敢的拼音:gǎn(ㄍㄢˇ)  

⒈ 有勇气,有胆量: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⒉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敢问。敢请。敢烦。

⒊ 方言,莫非: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统一码

敢字UNICODE编码U+6562,10进制: 25954,UTF-32: 00006562,UTF-8: E6 95 A2。

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certain、bold、courageous、dar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o dare, venture; bold, bra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形〉

(1) (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bold;courageous]

敢,进取也。——《说文》

敢,勇也。——《广雅》

信理遂惔谓之敢。——《贾子道术》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不忧不惧也。”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

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袭与 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三国志·董袭传》

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敢毅(勇敢刚毅);敢士(勇士);敢直(果敢正直);敢勇(果敢英勇);敢断(果敢决断)

词性变化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动〉

(1) 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dare to]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国语·吴语》

人不敢与忤视。——《战国策·燕策》

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敢说;敢想;敢干;敢士(敢死之士);敢勇当先(勇于承担责任)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副〉

(1) 〈词性:方〉∶莫非;大概;恐怕 [can it be possible that]。如:敢不(说不定);敢此(莫非);敢莫是(莫非是,难道是);敢道(难道,莫不是);敢怕(恐怕,或许)

(2) 自然,当然 [of course]。如:敢仔(当然,自然);敢仔好(敢情好;求之不得);敢只(当然)

(3) 谦词,自言冒昧 [venture]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敢言;敢请;我敢预言;敢问(请问;相问)

(5) 岂敢;哪敢 [would not dare;I don't deserve such honour]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物议既允,臣敢有词?——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大约 [about]

你子母二位敢未打火?——《水浒传》

  拼音  xiǎng   注音  ㄒ一ㄤˇ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HNU  仓颉  DUP  郑码  FLWZ  四角  46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927  区位  4775  统一码  60F3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想的拼音:xiǎng(ㄒ一ㄤˇ)  

⒈ 动脑筋,思索:感想。思想。想法。想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入非非。异想天开。幻想。

⒉ 推测,认为:想必。想见(由推想而知道)。想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想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想。

⒊ 希望,打算:休想。理想。想望。妄想。

⒋ 怀念,惦记:想念。朝思暮想。

⒌ 像:云想衣裳花想容。

统一码

想字UNICODE编码U+60F3,10进制: 24819,UTF-32: 000060F3,UTF-8: E6 83 B3。

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think、suppose、miss、want to

相关字词

念、思

造字法

形声:从心、相声

English

think, speculate, plan, consi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想的拼音: xiǎng  

〈词性:动〉

(1)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 同本义 [think;miss]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3)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4) 思考,思索 [think deeply;ponder]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 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6) 希望,想要 [hope;want]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7)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8) 料想;猜想 [anticipate]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9) 又如:想料(料想)

(10) 想象 [imagine]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11) 好像,如同 [seem]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2) 怀念、回想 [miss;recall]

想当年。——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常用词组

想必、想不到、想不开、想当然、想到、想法、想法、想方设法、想见、想来、想念、想前顾后、想儿、想入非非、想头、想望、想想、想像、想像力、想要

  拼音  gǎn   注音  ㄍㄢˇ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NBTY  仓颉  MJOK  郑码  XCMO  四角  184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3  区位  2450  统一码  6562  笔顺  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敢的拼音:gǎn(ㄍㄢˇ)  

⒈ 有勇气,有胆量: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⒉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敢问。敢请。敢烦。

⒊ 方言,莫非: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统一码

敢字UNICODE编码U+6562,10进制: 25954,UTF-32: 00006562,UTF-8: E6 95 A2。

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certain、bold、courageous、dar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o dare, venture; bold, bra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形〉

(1) (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bold;courageous]

敢,进取也。——《说文》

敢,勇也。——《广雅》

信理遂惔谓之敢。——《贾子道术》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不忧不惧也。”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

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袭与 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三国志·董袭传》

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敢毅(勇敢刚毅);敢士(勇士);敢直(果敢正直);敢勇(果敢英勇);敢断(果敢决断)

词性变化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动〉

(1) 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dare to]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国语·吴语》

人不敢与忤视。——《战国策·燕策》

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敢说;敢想;敢干;敢士(敢死之士);敢勇当先(勇于承担责任)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副〉

(1) 〈词性:方〉∶莫非;大概;恐怕 [can it be possible that]。如:敢不(说不定);敢此(莫非);敢莫是(莫非是,难道是);敢道(难道,莫不是);敢怕(恐怕,或许)

(2) 自然,当然 [of course]。如:敢仔(当然,自然);敢仔好(敢情好;求之不得);敢只(当然)

(3) 谦词,自言冒昧 [venture]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敢言;敢请;我敢预言;敢问(请问;相问)

(5) 岂敢;哪敢 [would not dare;I don't deserve such honour]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物议既允,臣敢有词?——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大约 [about]

你子母二位敢未打火?——《水浒传》

  拼音  shuō shuì yuè   
注音  ㄕㄨㄛ ㄕㄨㄟˋ ㄩㄝˋ   繁体  說、説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UKQ  仓颉  IVCRU  郑码  SUJR  四角  38712  结构  左右电码  6141  区位  4321  统一码  8BF4  笔顺  丶フ丶ノ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说(説)的拼音:shuō(ㄕㄨㄛ)  

⒈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⒉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⒊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⒋ 责备:数说。

⒌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其他字义

说(説)的拼音:shuì(ㄕㄨㄟˋ)  

⒈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其他字义

说(説)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古同“悦”。

统一码

说字UNICODE编码U+8BF4,10进制: 35828,UTF-32: 00008BF4,UTF-8: E8 AF B4。

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說説

汉英互译

say、speak、talk、tell、explain、persuade、theory

相关字词

道、讲、谈、叙

造字法

形声:从讠、兑声

English

speak, say, talk; scold, upbra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说的拼音:

shuì  

〈词性:动〉

(1) 说服;劝说 [try to persuade]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3) 休憩;止息。通“税” [unharness;rest]。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4) 另见 shuō;yuè  

常用词组

说客

基本词义

说的拼音:

shuō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兑( duì  )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 同本义 [explain;speak;talk;say]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3)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

(4) 谈说,讲说 [speak;talk;say]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

(6) 告知;告诉 [inform;tell;let know]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

(7) 评议;谈论 [comment on;discuss;talk about]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

(9) 劝告;责备 [advise;scold]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10)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

(11) 介绍,旧时指说合 [introduce]。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

(12) 以为 [believe]。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

词性变化

说的拼音:

shuō  

〈词性:名〉

(1) 学说;观点;言论 [theory;teachings;viewpoint]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inference]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4) 指说书 [storytelling]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6) 另见 shuì;yuè  

常用词组

说白、说不得、说不定、说不过去、说不来、说不上、说长道短、说唱、说穿、说辞、说错、说大话、说到点子上、说到做到、说东道西、说短论长、说法、说法、说服、说好、说好说歹、说合、说话、说黄道黑、说谎、说教、说理、说漏嘴、说媒、说明、说明书、说明文、说破、说七说八、说亲、说情、说舌、说时迟,那时快、说实话、说书、说说而已、说死、说头儿、说文解字、说戏、说闲话、说咸道淡、说项、说笑、说一不二、说嘴、说嘴郎中

基本词义

说的拼音:

tuō  

〈词性:动〉

(1) 解脱 [free oneself]

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小畜》

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荀子·乐论》

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公羊传·定公八年》

(2) 另见 shuō;shuì;yuè  

基本词义

说的拼音:

(1) 説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 另见 shuì;shu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