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ǎi è xiàng shàn
注音ㄍㄞˇ ㄜˋ ㄒ一ㄤˋ ㄕㄢˋ
解释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出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例子季羡林《老猫》:“到了暮年就改恶向善,虎子的脾气大大地改变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做好人。
感情改恶向善是中性词。
繁体改惡向善
近义改恶从善
反义死不悔改
英语remove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go straigh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改的拼音:gǎi(ㄍㄞˇ)
⒈ 变更,更换:改变。更(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
⒉ 姓。
改字UNICODE编码U+6539,10进制: 25913,UTF-32: 00006539,UTF-8: E6 94 B9。
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㱼
alter、change、correct、put right、rectify、revise、transform
会意:从攵、从己
change, alter; improve, remodel
详细解释◎ 改的拼音: gǎi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 ),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 同本义 [change]
改,更也。——《说文》
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文》
盖改葬也。——《公羊传·庄公三年》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改取一个挟之。——《仪礼·乡射礼》。注:“更也。”
改居则请退可也。——《仪礼·士相见礼》
执政未改。——《国语·鲁语下》
前图未改。——《楚辞·九章·怀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改容加饰(改变神气而加以奖饰);改适(改嫁);改教(改任执教);改律(改变法规);改视(改变看法;另眼相看);改节(改变节操)
(4) 改正;纠正 [correct]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改励(改过自勉);改悟(醒悟改过);改悛(改悔)
(6) 修改;修订 [revise]。如:衣服太大,往小里改一改;改作文;改文章;改纂(改写);改笔(指修改后的文字)
◎ 改的拼音: gǎi
〈词性:副〉
(1) 重新;再 [again;anew]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诗·郑风 ·缁衣》
(2) 又如:改卜(重新占卜;另行选择);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改作(重制;另制);改析(重新划分);改撰(重新撰写)
(3) 另行;改任 [separately]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 南吏部右侍郎。——《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改聚(另行增加民众);改置(另行设置);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改取(另行采择)
◎ 改的拼音: Gǎi
〈词性:名〉
姓
改版、改扮、改编、改变、改朝换代、改称、改成、改道、改掉、改订、改动、改恶向善、改稿、改革、改观、改过、改过向善,改过迁善、改过自新、改行、改换、改悔、改嫁、改建、改进、改口、改良、改良主义、改判、改期、改任、改日、改色、改善、改天、改天换地、改头换面、改图、改土、改弦更张、改弦易辙、改邪归正、改写、改选、改样、改业、改移、改元、改造、改辙、改正、改制、改装、改锥、改组、改嘴
恶的拼音:è(ㄜˋ)
⒈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⒉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⒊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恶的拼音:wù(ㄨˋ)
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 )恶。
恶(噁)的拼音:ě(ㄜˇ)
⒈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⒉ (噁)
恶的拼音:wū(ㄨ)
⒈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⒉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恶字UNICODE编码U+6076,10进制: 24694,UTF-32: 00006076,UTF-8: E6 81 B6。
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噁惡悪僫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好、美、爱、善
形声:从心、亚声
evil, wicked, bad, foul
详细解释◎ 恶的拼音:
(1) 惡、噁 ě
(2) 另见 è;wū;wù
恶心、恶心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动〉
害;伤害或损害 [harm]。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
(2) 另见 ě;wū;wù
恶霸、恶报、恶病质、恶补、恶叉白赖、恶臭、恶德、恶斗、恶毒、恶恶实实、恶妇、恶感、恶贯满盈、恶鬼、恶棍、恶果、恶狠、恶狠狠、恶化、恶疾、恶迹、恶口、恶辣、恶浪、恶劣、恶骂、恶梦、恶梦、恶名,恶名儿、恶魔、恶癖、恶气、恶人、恶煞、恶少、恶舌、恶声、恶事、恶事传千里、恶誓、恶水、恶俗、恶岁、恶损、恶徒、恶习、恶相、恶行、恶性、恶性循环、恶凶凶、恶言、恶意、恶语、恶语伤人、恶语中伤、恶运、恶战、恶仗、恶作剧
◎ 恶的拼音:
惡 wū
〈词性: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what]
恶,安也。——《广韵》
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恶的拼音:
惡 wū
<叹>
(1) 表示惊讶 [wu]
恶,是何言也?——《孟子》
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见 ě;è;wù
◎ 恶的拼音:
惡 wù
〈词性:动〉
(1) 讨厌;憎恶 [loathe;hate]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怨恶其君。
(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4) 诽谤;中伤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5) 又如:恶讪(诽谤)
(6) 忌讳 [taboo]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 恶的拼音:
惡 wù
〈词性:形〉
(1) 羞耻,羞愧 [ashamed]
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恶囊(窝囊)
(3) 另见 ě;è;wū
恶湿居下
向(嚮)的拼音:xiàng(ㄒ一ㄤˋ)
⒈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向背(bèi )。向北。
⒉ 目标,意志所趋:志向。方向。
⒊ 偏袒,袒护:偏向。
⒋ 近,临: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
⒌ 从前:向日。向者。
⒍ 从开始到现在:向例。一向。
⒎ 姓。
向字UNICODE编码U+5411,10进制: 21521,UTF-32: 00005411,UTF-8: E5 90 91。
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鄉嚮曏
direction、favor
背
会意:从宀、从口
toward, direction, trend
详细解释◎ 向的拼音: xiàng
〈词性:名〉
(1) (象形。从宀( mián ),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 同本义 [the window facing north]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3) 泛指窗户 [window]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4) 方向;方位 [direction]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6) 过去,往昔[past;before]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8) 从来,向来 [always;all along]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10) 刚才 [just now]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 向的拼音: xiàng
〈词性:动〉
(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face]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3) 趋向,亲近 [revere]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5) 爱;偏爱;偏袒 [be partiql to;side with]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7) 往,去 [go]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 向的拼音: xiàng
〈词性:介〉
(1) 朝着 [to;toward]。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2) 从;在 [from]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 向的拼音: xiàng
〈词性:连〉
假设;如果 [if]。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 向的拼音: xiàng
〈词性:助〉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 向的拼音:
嚮 xiàng
〈词性:动〉
(1) [在鄉专称行政区域后,便造“嚮”字表示]对着,面向 [face to]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2) 奔向;趋向 [go straight towards;head for]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4) 接近;临近 [be close to]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 向的拼音:
曏 xiàng
〈词性:名〉、〈词性:副〉
(1) 旧时,以往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3) [副]∶明,表明 [clearly;indicate]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向背、向导、向火、向来、向例、向慕、向暮、向盘、向前、向日、向日葵、向荣、向善、向上、向时、向使、向晚、向往、向午、向下、向心、向心力、向阳、向隅、向隅而泣、向者
善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⒉ 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⒊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⒋ 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⒌ 熟悉:面善。
⒍ 办好,弄好:善后。
⒎ 擅长,长(chán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⒏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⒐ 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⒑ 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⒒ 姓。
善字UNICODE编码U+5584,10进制: 21892,UTF-32: 00005584,UTF-8: E5 96 84。
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嬗譱
be apt to、be good at、friendly、good、kind、perfect
擅、恶
会意:从言、从羊
good, virtuous, charitable, kind
详细解释◎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 同本义[lucky]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3)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4) 好;美好 [good]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6) 善良;好心 [good;nice]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7)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8) 慈善 [philanthropic]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9)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0) 表示应诺。对,好 [all right]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慎重 [cautious;careful;prudent]。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12) 高明,工巧 [skillful]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13)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14)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familiar]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15)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动〉
(1)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be good at]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3) 通“缮”。修治 [repair]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4)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5) 羡慕 [admire]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6) 喜爱 [like]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 认为好 [consider as good]
[常]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8) 赞许 [praise]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9)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10) 友好,亲善 [friendly]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善气迎人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好人;好事;好处 [good (fine) person;good deed;advantage]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 姓
◎ 善的拼音: shàn
〈词性:副〉
(1) 好好地 [in perfectly good condition]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2) 多;常;易 [numerous;frequently;easy]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善罢甘休、善报、善本、善辩、善才、善处、善刀而藏、善感、善后、善举、善良、善门、善门难开、善男信女、善人、善善恶恶、善始善终、善事、善忘、善心、善行、善意、善有善报、善于、善哉、善战、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