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复蹈其辙的意思

dǎozhé

复蹈其辙



拼音fù dǎo qí zhé

注音ㄈㄨˋ ㄉㄠˇ ㄑ一ˊ ㄓㄜˊ

解释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

用法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感情复蹈其辙是中性词。

近义重蹈覆辙、复蹈前辙

英语return to the old ru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ㄈㄨˋ   繁体  復、複、覆  
部首  夂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JTU  仓颉  OAHE  郑码  MAKR  四角  8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788  区位  2420  统一码  590D  笔顺  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复(復、複)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回去,返:反复。往复。

⒉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⒊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⒋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⒌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  )复。繁复。复杂。复姓。

统一码

复字UNICODE编码U+590D,10进制: 22797,UTF-32: 0000590D,UTF-8: E5 A4 8D。

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㚆復複

汉英互译

again、answer、compound、duplicate、resume、turn over

相关字词

单、往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eturn; repeat; repeate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复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   )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 chì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 同本义 [return to]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罭》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復也。——《论语》

(3) 又如:复还(回返)

(4) 引申为恢复 [restore]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复国(恢复邦国);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复正(恢复正规、正常);复朴(恢复真朴);复故(恢复照旧);复籍(恢复学籍;恢复国籍)

(6) 回归,还原 [return]

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 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史记·田单列传》

死者不可复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复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复也。——《论语》

(7) 回答 [reply]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

王辞而不复。——《史记·司马相如传》

(8) 又如:复书(复信,答函);复谢(回拜,答谢)

(9) 报复 [retaliate]

纵无被坚执锐者北面复匈奴之志。—— 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10) 又如:复怨(报仇)

(11) 履行,实践 [carry out]。如:复言(实践诺言);复践(履行约定之事)

(12) 古称人死后招其魂归来 [revive]。如:复魂(还魂);招魂复魄

(13) 免除[赋税徭役] [remit]

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汉· 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复除(免除徭役);复租(免除赋税);复免(免除徭役)

(15) 覆盖。引申为庇护 [cover;protect;shelter]

顾我复我。——《诗·小雅·蓼莪》

(16) 又如:复土(盖土);复载生成(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复瓿(比喻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

词性变化

复的拼音:

  

〈词性:副〉

(1) 又,再。中断再开始 [resume]

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

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

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前行,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复籍;复帐(妓女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

复的拼音:

  

〈词性:名〉

(1) 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lined garment,dress,etc.]

複,重衣也。从衣,复声。——《说文》

有里曰複,无里曰襌。——《释名·释衣服》

夏不失复。——桓宽《盐铁论》

(2) 又如:复裈(双层裤,夹裤);复襦(有里的短袄);复衫(短袄);复衾(絮有絮棉的大被);复被(絮有絮绵的被)

(3) 远古人居住的洞穴 [cave]。如:复穴(远古人所居的土窟);复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

(4)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compound]。如:复药(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淮南子·氾论》

(5) 又如:掏复(掏挖地室)

复的拼音:

  

〈词性:形〉

(1) 重复;繁复 [compound;complex]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2) 夹层 [double]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4) 重叠 [overlapping]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5)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常用词组

复本、复比、复辟、复查、复仇、复读、复发、复方、复工、复古、复合、复合物、复核、复会、复婚、复活、复活、复活节、复交、复旧、复句、复课、复萌、复命、复赛、复审、复试、复视、复述、复数、复苏、复听、复位、复习、复现、复线、复写、复写纸、复信、复信、复兴、复姓、复学、复眼、复议、复印、复印机、复印纸、复员、复原、复杂、复诊、复职、复制、复制品、复转

  拼音  dǎo   注音  ㄉㄠˇ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KHEV  五笔98  KHEE  仓颉  RMBHX  郑码  JIPN  四角  62177  结构  左右电码  6457  区位  2124  统一码  8E48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丶ノノ丨一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蹈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践踏,踩:蹈袭(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蹈节(信守节操)。蹈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蹈火。循规蹈矩。

⒉ 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统一码

蹈字UNICODE编码U+8E48,10进制: 36424,UTF-32: 00008E48,UTF-8: E8 B9 88。

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kip、step、tread

造字法

形声:从足、舀声

English

stamp feet; da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蹈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舀( yǎo  )声。本义:踩,踏)

(2) 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tread;stamp]

蹈,践也。——《说文》

蹈,履也。——《广雅》

足之蹈之。——《孟子》

蹈腾昆仑。——《淮南子·原道》。注:“蹑也。”

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庄子·达生》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资治通鉴》

蹈死不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蹈火(踩火);蹈藉(践踏);蹈跃(践踏奔跳);蹈冰(踏冰)

(4) 顿足踏地 [stamp one's foot]

发扬蹈历之己蚤。——《史记·乐书》。正义:“顿足蹋地也。”

(5) 又如:手舞足蹈;蹈舞(手舞足蹈,表示欢乐);蹈咏(舞蹈和吟唱)

(6) 遵循 [follow]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苏轼《伊尹论》

(7) 又如:蹈矩(投身;依托);蹈节(克守节操);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8) 实行 [carry out]

一理长成,遽躬蹈之。——清· 袁枚《祭妹文》

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蹈险(经历危险);蹈义(履行正义);蹈道(履行正道)

(10) 朝某方向走;行 [go]

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

(11) 又如:蹈难(身赴危难);蹈敌(赴敌)

(12) 乘;利用 [use]。如:蹈瑕(利用过失);蹈隙(利用空隙)

常用词组

蹈常袭故、蹈海、蹈藉、蹈袭

  拼音  qí jī   注音  ㄑ一ˊ ㄐ一   
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DWU  五笔98  DWU  仓颉  TMMC  郑码  EC  四角  44801  结构  单一电码  0366  区位  3868  统一码  5176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其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⒉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⒊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⒋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⒌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⒍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其他字义

其的拼音:jī(ㄐ一)  

⒈ 〔郦食(yì)其〕中国汉代人

统一码

其字UNICODE编码U+5176,10进制: 20854,UTF-32: 00005176,UTF-8: E5 85 B6。

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丌亓基期箕

汉英互译

he、his、such、th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is, her, its, their; th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其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諅”。周年 [anniversary]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基本词义

其的拼音:   

〈词性: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词性变化

其的拼音:   

〈词性: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其的拼音:   

〈词性: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其的拼音:   

〈词性: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常用词组

其次、其后、其间、其乐无穷,其乐不穷、其貌不扬、其内、其所、其实、其势汹汹、其它、其他、其先、其余、其外、其中

  拼音  zhé   注音  ㄓㄜˊ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LYCT  仓颉  KQYBK  郑码  HEQM  四角  485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568  区位  5362  统一码  8F99  笔顺  一フ丨一丶一フ丶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辙(轍)的拼音:zhé(ㄓㄜˊ)  

⒈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⒉ 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

⒊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

⒋ 办法,主意:没辙了。

⒌ 途径,门路。

统一码

辙字UNICODE编码U+8F99,10进制: 36761,UTF-32: 00008F99,UTF-8: E8 BE 99。

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辙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hyme、rut

造字法

形声:从车、省声

English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辙的拼音:

z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徹( chè  )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2) 同本义 [the track of a wheel]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3) 车子 [carriage; cart]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去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又如:辙印(车子行驶的痕迹);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5) 道路[road]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宋· 胡铨《好事近》

(6) 又如:辙轨(轨道)

(7) 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way]

总会旧辙,创立新意。——隋· 潘徽《韵纂序》

(8) 又如:没辙(没有办法)

(9) 比喻错误或教训 [error;lesson;moral]。如:前辙(前人的教训)

(10) 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rhyme of a song]。如:合辙(押韵);十三辙

常用词组

辙口、辙乱旗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