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滴如车轴的意思

chēzhóu

滴如车轴



拼音dī rú chē zhóu

注音ㄉ一 ㄖㄨˊ ㄔㄜ ㄓㄡˊ

解释滴:水滴,雨点。雨点大如车轴。形容雨大。

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劫量》:“注大洪雨,其滴甚粗或如车轴,或复如杵。”

例子《长阿含经》:“渐降大雨,滴如车轴。”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雨。

感情滴如车轴是中性词。

繁体滴如車軸

近义倾盆大雨

反义毛毛细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ㄉ一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UMD  五笔98  IYUD  仓颉  EYCB  郑码  VSUL  四角  30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336  区位  2146  统一码  6EF4  笔顺  丶丶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滴的拼音:dī(ㄉ一)  

⒈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

⒉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滴。汗滴。

⒊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统一码

滴字UNICODE编码U+6EF4,10进制: 28404,UTF-32: 00006EF4,UTF-8: E6 BB B4。

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ripping、dript、drop、globelet、gutta、instillation、trickle

造字法

形声:从氵、声

English

drip; drop of wa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滴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drip]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词性变化

滴的拼音:   

〈词性: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drop]。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滴的拼音:   

<象>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tick]。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滴的拼音:   

〈词性:量〉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drop]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常用词组

滴翠、滴嗒,滴答、滴滴答答、滴滴涕、滴点、滴定、滴管、滴灌、滴剂、滴酒不沾、滴里耷拉、滴里嘟噜、滴沥、滴溜、滴溜溜、滴溜儿、滴漏、滴瓶、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穿石、滴注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chē jū   注音  ㄔㄜ ㄐㄨ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LGNH  仓颉  KQ  郑码  HE  四角  4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6508  区位  1921  统一码  8F66  笔顺  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车(車)的拼音:chē(ㄔㄜ)  

⒈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⒉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⒊ 用水车打水:车水。

⒋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⒌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⒍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⒎ 姓。

其他字义

车(車)的拼音:jū(ㄐㄨ)  

⒈ 象棋棋子之一。

统一码

车字UNICODE编码U+8F66,10进制: 36710,UTF-32: 00008F66,UTF-8: E8 BD A6。

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vehicle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vehicle]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chariot]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wheeled instrument]。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gum]。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词性变化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动〉

(1) 乘车 [ride]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lathe]。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use waterwheel to lift water]。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turn oneself]。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量〉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常用词组

车把、车把式、车场、车床、车次、车刀、车到山前必有路、车道、车灯、车队、车夫、车盖、车工、车钩、车轱辘、车轱辘话、车祸、车骑、车间、车口、车库、车辆、车辆厂、车裂、车流、车轮、车轮战、车马费、车门、车皮、车票、车前、车钱、车身、车身、车水马龙、车速、车胎、车条、车厢、车削、车辕、车载斗量、车站、车照、车辙、车轴、车子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词性: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rook]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chariot]。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拼音  zhóu zhòu   注音  ㄓㄡˊ ㄓㄡˋ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LMG  仓颉  KQLW  郑码  HEKI  四角  45560  结构  左右电码  6519  区位  5465  统一码  8F74  笔顺  一フ丨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轴(軸)的拼音:zhóu(ㄓㄡˊ)  

⒈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

⒉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轴。卷轴。

⒊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两轴丝线。

⒋ 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轴。

⒌ 枢要的地位:当轴(a.当权,官居要职;b.居要职的官)。

⒍ 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周围的点围绕它旋转,或是用它作为确定各点位置的标准:转动轴。坐标轴。

其他字义

轴的拼音:zhòu(ㄓㄡˋ)  

⒈ [大轴子]戏曲演出排在最末的一出,一般都是重头、精采的剧目:压轴(倒数第二出戏)。

统一码

轴字UNICODE编码U+8F74,10进制: 36724,UTF-32: 00008F74,UTF-8: E8 BD B4。

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轴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xes、axis、axletree、shaft、spindle

造字法

形声:从车、由声

English

axle, axletree; pivot; ax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轴的拼音:

zh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由声。本义:轮轴)

(2) 同本义 [axis;axle;shaft]

轴,持轮也。——《说文》

輑谓之轴。——《方言九》

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列女传·母仪》

迁于袒,用轴。——《仪礼·既夕礼》。注:“輁轴也。状如转辚,刻两头为轵。”

天寒日短银灯续, 欲往从之车脱轴。 ——宋· 苏轼 《次韵王巩独眠》

(3) 又如:车轴;主轴;轴心(轮轴)

(4) 车子 [cart]。如:轴车(车子)

(5) 字画下端便于悬挂或卷起的圆杆 [spool;rod;roller]。如:轴诗(写在卷轴上的诗);线轴儿;画轴儿;卷轴;挂轴

(6) 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 [axis]。如:转动轴;坐标轴

(7) [量词]∶ 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 [scroll]。如:两轴丝线;一轴山水画

(8) 织具。引申为一切机枢之称。也作“柚” [weaving implements]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9) 又如:轴杼(轴和杼,纺织机上的两个部件)

(10) 中心,枢纽 [center]

柂以漕渠,轴以昆仑。—— 鲍照《芜城赋》

(11) 又如:轴辖(关键)

(12) 指重要位置 [high position]

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汉书》

(13) 指装成卷轴形的书、画 [scroll]

所著书有未毕者,多芸与续之成轴也。——《唐国史补》

(14) 某些可以旋转之物 [shaft]

转轴拨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另见 zhòu  

常用词组

轴承、轴对称、轴瓦、轴线、轴心

基本词义

轴的拼音:

(1) 軸 zhòu  

(2) ——见“压轴子” yāzhòzi  

(3) 另见 zhóu  

滴如车轴: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