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樗栎庸材的意思

chūyōngcái

樗栎庸材



拼音chū lì yōng cái

注音ㄔㄨ ㄌ一ˋ ㄩㄥ ㄘㄞˊ

解释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出处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例子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无用之材。

感情樗栎庸材是贬义词。

繁体樗櫟庸材

近义碌碌无为、平庸无奇

反义才华出众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ū   注音  ㄔㄨ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SFFN  仓颉  DMBS  郑码  FFBZ  四角  41927  结构  左右电码  2880  区位  7343  统一码  6A17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樗的拼音:chū(ㄔㄨ)  

⒈ 〔樗树〕即“臭椿”。

⒉ 〔樗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亦称“椿蚕”。

⒊ 〔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后亦作为赌博的通称。

⒋ 〔樗栎〕喻无用之材,亦作自谦之辞。亦称“樗材”。

统一码

樗字UNICODE编码U+6A17,10进制: 27159,UTF-32: 00006A17,UTF-8: E6 A8 97。

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樗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木、雩声

English

Ailanthus glandulosa or A. altissima, a kind of tree useless as ti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樗的拼音: chū  

〈词性:名〉

臭椿 [heaven tree]。如:樗栎(臭椿与柞树。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辞。也作樗材)

  拼音  lì yuè   注音  ㄌ一ˋ ㄩㄝ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SQIY  五笔98  STNI  仓颉  DHVD  郑码  FRKO  四角  42994  结构  左右电码  2929  区位  7261  统一码  680E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栎(櫟)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

其他字义

栎(櫟)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栎阳〕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⒉ (櫟)

统一码

栎字UNICODE编码U+680E,10进制: 26638,UTF-32: 0000680E,UTF-8: E6 A0 8E。

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栎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櫟㰛

造字法

形声:从木、乐声

English

chestnut-leaved oak; o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栎的拼音:

  

〈词性:名〉

(1) 即“麻栎”。通称“柞树” [sawtooth oak]

栎,栎木也。——《说文》

山有苞栎。——《诗·秦风·晨风》

白于之山,下多栎檀。——《山海经·西山经》

槠栎草斗之实。——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一种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叶子可喂柞蚕。另有一种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富有弹性,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诗·秦风·晨风》

(3) 又如:栎散(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栎樗(比喻无用之材。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

(4) 栏杆之类 [railing;banisters;balustrade]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史记》

(5) 古都邑名,春秋时郑国别都 [capital of Li],在今河南省禹县

词性变化

栎的拼音:

  

〈词性:动〉

(1) 刮;敲;搏击 [strike]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史记·楚元王世家》

栎雌妒异,倏来忽往。——潘岳《射雉赋》

(2) 啮咬 [chew]

以牙栎之,裁断皮出血。——《艺文类聚》引《广志》

(3) 另见 yuè  

常用词组

栎木、栎树

基本词义

栎的拼音:

(1) 櫟 Yuè  

(2) 另见   

常用词组

栎阳

  拼音  yōng   注音  ㄩㄥ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YVEH  五笔98  OVEH  仓颉  ILB  郑码  TGXL  四角  00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61  区位  5125  统一码  5EB8  笔顺  丶一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庸的拼音:yōng(ㄩㄥ)  

⒈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⒉ 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⒊ 岂,怎么: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⒋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庸调。

⒌ 功劳:庸绩(功绩)。

⒍ 古同“佣”,雇佣。

统一码

庸字UNICODE编码U+5EB8,10进制: 24248,UTF-32: 00005EB8,UTF-8: E5 BA B8。

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慵㐯

汉英互译

commonplace、mediocre、second-rate

造字法

会意:从用、从庚

English

usual, common, ordinary, medioc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庸的拼音: yō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need;adopt]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employ]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be hired]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reward]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词性变化

庸的拼音: yōng  

〈词性:形〉

(1) 平常 [commonplace]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mediocre]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vulgar]。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mediocre and stupid]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meagre]。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庸的拼音: yōng  

〈词性:名〉

(1) 功勋 [merit]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hired man]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toil]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wage]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Yong state]

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庸的拼音: yōng  

〈词性:副〉

(1) 或许,大概 [perhaps]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how]。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could it be said that…]

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常用词组

庸才、庸常、庸官、庸夫、庸劣、庸陋、庸碌、庸懦、庸人、庸人自扰、庸俗、庸医、庸中佼佼

  拼音  cái   注音  ㄘㄞ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SFTT  仓颉  DDH  郑码  FDM  四角  44900  结构  左右电码  2624  区位  1836  统一码  6750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材的拼音:cái(ㄘㄞˊ)  

⒈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⒉ 能力,资质: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  )。

⒊ 棺木:寿材。

统一码

材字UNICODE编码U+6750,10进制: 26448,UTF-32: 00006750,UTF-8: E6 9D 90。

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terial、timber

造字法

形声:从木、才声

English

material, stuff; timber; ta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材的拼音: c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 同本义 [timber]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4) 泛指原料、材料 [material]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左传·隐公五年》

献材于殡门外。——《仪礼·士丧礼》。注:“明器之材。”

(5) 又如:钢材;器材;木材;就地取材

(6) 资料 [data;material]。如:教材;题材;素材

(7) 人的体貌 [posture and facial features]。如:身材(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8) 资质;本能 [aptitude]。如:蠢材(笨家伙);因材施教

(9) 棺木 [coffin]。如:寿材;材铺(棺材店)

(10) 通“才”。才能,能力 [ability;capacity]

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书·咸有一德》

士脩身功材。——《管子·五辅》。注:“材谓艺能。”

(11) 通“财”。财物 [property;belongings]

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墨子·公孟》

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荀子·君道》

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常用词组

材积、材料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