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城门鱼殃的意思

chéngményāng

城门鱼殃



拼音chéng mén yú yāng

注音ㄔㄥˊ ㄇㄣˊ ㄩˊ 一ㄤ

解释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城门鱼殃是贬义词。

繁体城門魚殃

近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英语When the city gate catches fire,the fish in the moat come to grief--in a disturbance innicent bystanders get into troubl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FDNT  五笔98  FDNN  仓颉  GIHS  郑码  BHV  四角  43150  结构  左右电码  1004  区位  1939  统一码  57CE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城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⒉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统一码

城字UNICODE编码U+57CE,10进制: 22478,UTF-32: 000057CE,UTF-8: E5 9F 8E。

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ty wall、city、tow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成声

English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城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city 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city]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city]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country]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词性变化

城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筑城 [build a wall]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defend a city]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常用词组

城堡、城池、城垛,城堞、城防、城府、城根、城关、城郭、城壕、城狐社鼠、城隍、城建、城郊、城里、城里人、城楼、城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墙、城区、城阙、城市、城市居民、城头、城下之盟、城乡、城厢、城邑、城垣、城镇、城镇居民

  拼音  mén   注音  ㄇㄣˊ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UYHN  仓颉  LIS  郑码  TL  四角  37001  结构  单一电码  7024  区位  3537  统一码  95E8  笔顺  丶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门(門)的拼音:mén(ㄇㄣˊ)  

⒈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⒉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⒊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⒋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⒌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⒍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⒎ 量词:一门大炮。

⒏ 姓。

统一码

门字UNICODE编码U+95E8,10进制: 38376,UTF-32: 000095E8,UTF-8: E9 97 A8。

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門閅

汉英互译

door、gate、gateway、ostium、phylum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door]。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exits and entrances;exit]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an outpost of the tax office]。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entrance;doorway]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port;strategic pass]。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switch;valve]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way to do sth.;key to a problem;knack]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family;pedigree]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school]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catalogy]。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phylum]。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master;lord]。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factin]。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词性变化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动〉

(1) 守门 [be on duty at the door or gate]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attack door]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量〉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常用词组

门把、门板、门边框、门鼻儿、门钹、门插关儿、门齿、门当户对、门道、门道、门第、门吊、门吊儿、门丁、门斗、门对、门阀、门房、门扉、门风、门岗、门馆、门户、门户开放、门户之见、门环、门奖、门阶、门捷列夫、门禁、门警、门径、门臼、门槛、门可罗雀、门客、门口、门扣、门框、门类、门帘、门联、门脸、门铃、门路、门楣、门面、门牌、门票、门墙、门人、门扇、门上、门神、门生、门市部、门闩、门帖、门厅、门庭、门庭若市、门徒、门外汉、门卫、门下、门者、门限、门诊、门诊部、门轴、门柱、门卒、门子

  拼音    注音  ㄩˊ   繁体    
部首  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GF  仓颉  NWM  郑码  RA  四角  2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7625  区位  5167  统一码  9C7C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鱼(魚)的拼音:yú(ㄩˊ)  

⒈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⒉ 姓。

统一码

鱼字UNICODE编码U+9C7C,10进制: 40060,UTF-32: 00009C7C,UTF-8: E9 B1 BC。

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rracuda、fish

造字法

象形:像鱼形

English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鱼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词性变化

鱼的拼音:

  

〈词性:动〉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常用词组

鱼白、鱼白、鱼鳔、鱼饼、鱼舱、鱼池、鱼翅、鱼唇、鱼刺、鱼肚、鱼肚白、鱼饵、鱼粉、鱼肝油、鱼缸、鱼狗、鱼贯、鱼花、鱼际、鱼胶、鱼雷、鱼梁、鱼龙混杂、鱼笼、鱼篓、鱼米之乡、鱼目混珠、鱼漂、鱼肉、鱼水、鱼水情、鱼松、鱼塘、鱼网、鱼鲜、鱼汛、鱼盐、鱼雁、鱼秧子、鱼鹰、鱼游釜中、鱼跃、鱼子、鱼子酱

  拼音  yāng   注音  一ㄤ   
部首  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GQMD  仓颉  MNLBK  郑码  ARLG  四角  15280  结构  左右电码  2988  区位  4974  统一码  6B83  笔顺  一ノフ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殃的拼音:yāng(一ㄤ)  

⒈ 祸害:灾殃。遭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喻牵连受害)。

⒉ 损害:祸国殃民。

统一码

殃字UNICODE编码U+6B83,10进制: 27523,UTF-32: 00006B83,UTF-8: E6 AE 83。

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aster、misfortune

造字法

形声:从歹、央声

English

misfortune, disaster, calam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殃的拼音: y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歺( è  ),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disaster]

殃,咎也。——《说文》

殃,败也。——《广雅》

殃,禍也。——《释言》

众以为殃。——《礼记·礼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殃煞(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殃榜(丧亡榜书);殃人货(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殃咎(灾祸);殃毒(祸害);殃祸(灾祸);殃孽(奸邪);遭殃;灾殃

词性变化

殃的拼音: yāng  

〈词性:动〉

(1)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bring disaster to]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

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国语》

(2) 又如:殃流妻女(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殃及(连累;请求);殃及池鱼(比喻无端受祸);殃民(使百姓受祸害)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