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步履维艰的意思

wéijiān

步履维艰



拼音bù lǚ wéi jiān

注音ㄅㄨˋ ㄌㄩˇ ㄨㄟˊ ㄐ一ㄢ

解释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出处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例子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鲁迅《华盖集 这个与那个》)

正音“履”,不能读作“lǜ”。

辨形“维”,不能写作“唯”;“艰”,不能写作“坚”。

辨析步履维艰和“寸步难行”;都形容行走十分难行。但“寸步难行”语义较宽;还可比喻处境困难;步履维艰一般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感情步履维艰是中性词。

繁体步履維艱

近义寸步难行、进退维谷、步履蹒跚

反义一帆风顺、昂首阔步、健步如飞

英语have difficulty in walking

俄语едвá тащить нóги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ㄨˋ   
部首  止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HIR  五笔98  HHR  仓颉  YLMH  郑码  IIKO  四角  21201  结构  上下电码  2975  区位  1829  统一码  6B65  笔顺  丨一丨一丨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步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⒉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⒊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⒋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⒌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⒍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⒎ 姓。

统一码

步字UNICODE编码U+6B65,10进制: 27493,UTF-32: 00006B65,UTF-8: E6 AD A5。

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埠歨歩踄

汉英互译

step、pa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tep, pace; walk, stro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步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walk]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measure]。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follow]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step on]。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calculate;reckon]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词性变化

步的拼音:   

〈词性:名〉

(1) 脚步,步伐 [step]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pace]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step;procedure]。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infantry]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luck]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dock],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步的拼音:   

〈词性: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常用词组

步兵、步步进逼、步步高升、步步为营、步调、步伐、步后尘、步话机、步履、步履如飞、步枪、步趋、步入、步哨、步师、步态、步态蹒跚、步行、步韵、步障、步骤、步子、步走

  拼音    注音  ㄌㄩ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NTTT  仓颉  SHOE  郑码  XMKR  四角  772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62  区位  3436  统一码  5C65  笔顺  フ一ノノノ丨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履的拼音:lǚ(ㄌㄩˇ)  

⒈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⒉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⒊ 步伐:步履维艰。

⒋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⒌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⒍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统一码

履字UNICODE编码U+5C65,10进制: 23653,UTF-32: 00005C65,UTF-8: E5 B1 A5。

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rry out、footstep、shoe、walk o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ootwear, shoes; walk on, tre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履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 chì  ),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 同本义 [tread 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4) 穿鞋 [put 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 李贺《南园》

(5) 登位 [ascend the 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7) 经历某种景况 [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8) 实行 [fulfill]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9)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10) 躬行 [keep personally]。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11) 开始担任职务 [assume]

将履新任。——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

词性变化

履的拼音:   

〈词性:名〉

(1) 鞋 [shoes]

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3) 足 [foot]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4) 领土,疆土 [territory]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常用词组

履带、履践、履历、履历片、履舄交错、履险如夷、履行、履约

  拼音  wéi   注音  ㄨㄟˊ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WYG  仓颉  VMOG  郑码  ZNI  四角  20115  结构  左右电码  4850  区位  4612  统一码  7EF4  笔顺  フ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维(維)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系,连结:维系。维絷。

⒉ 保持:维持。维护。维修。维生素。

⒊ 纲:纲维(总纲,亦指法度)。

⒋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⒌ 思考:思维(亦作“思惟”)。

⒍ 以,因为:“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⒎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维新。维妙维肖。

⒏ 姓。

统一码

维字UNICODE编码U+7EF4,10进制: 32500,UTF-32: 00007EF4,UTF-8: E7 BB B4。

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mension、maintain、preserve、thought、tie up

造字法

形声:从纟、隹声

English

maintain, preserve, safegu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维的拼音:

wéi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隹( zhuī  )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 同本义 [cord]

维,紘也。——《玉篇》

维,车盖系也。——《说文》

维,系也。——《广雅》

斡维焉系。——《楚辞·天问》

维王之大常。——《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

居其维首。——《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

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

(3) 又如:维纲(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亦指维系、保持)

(4) 隅,角落 [corner]

维,隅也。——《广雅》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淮南子·天文》

(5) 又如:四维(四角);维那(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维岳降神(高山降其神灵)

(6) 关键 [key]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7) 又如:维纲(纲纪;法度)

(8) 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dimension]

(9) 网 [net]

维,网也。——《集韵》

(10) 古地名 [Wei,an ancient place name]。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

(11) 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fiber]。如:纤维(动、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词性变化

维的拼音:

wéi  

〈词性:动〉

(1) 拴;系 [tie up]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诗·小雅·白驹》

诸侯维舟。——《尔雅》。李注:“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

牛马维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系马曰维。”

(2) 又如:维舟(系船靠岸停泊);维絷(羁绊束缚,强被挽留);维娄(系缚;羁縻);维梢(系船停泊);维楫(系船之绳和船桨);维绳(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维结(连结);维城(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

(3) 思考,计度。通“惟” [think]

维万世之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4) 又如:维度(思念;计度)

(5) 维持;维系 [hold together]

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6) 又如:维匡(扶持匡正);维挽(维护,挽救)

(7) 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be]

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8) 又如:维听(是听);维恭维敬(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维的拼音:

wéi  

〈词性:介〉

(1) 由于 [because]

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2) 又如:维是(由于是…)

维的拼音:

wéi  

<连>

(1) 相当于“与” [and]

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国语》

(2) 同“唯”。独 [only]

维予与女。——《诗·小雅·谷风》

(3) 又如:维能(唯独能够)

维的拼音:

wéi  

〈词性:助〉

(1) 用于句首,无义

维以不永伤。——《诗·周南·卷耳》

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2)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马维骐》

常用词组

维持、维管束、维护、维生、维生素、维系、维新、维修、维也纳

  拼音  jiān   注音  ㄐ一ㄢ   繁体    
部首  艮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CVEY  五笔98  CVY  仓颉  EAV  郑码  XSXO  四角  77432  结构  左右电码  5329  区位  2872  统一码  8270  笔顺  フ丶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艰(艱)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困难:艰难。艰辛。艰险。艰深。艰涩(形容晦涩难懂的文词)。艰贞(处境艰难而能忠贞不移)。艰苦卓绝(艰苦程度超过一切,无可比拟)。

⒉ 旧时指父母亲丧事:丁艰。母艰。

统一码

艰字UNICODE编码U+8270,10进制: 33392,UTF-32: 00008270,UTF-8: E8 89 B0。

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艱囏

汉英互译

difficult、hard

造字法

会意:从又、从艮

English

difficult, hard; distres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艰的拼音:

jiān  

〈词性:形〉

(1)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 gèn  )声。本义:土难治理)

(2) 同本义 [hard]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

(3) 艰难;困难 [difficult;hard]

艰,难也。——《尔雅》

艰则无咎。——《易·大有》

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固国之艰急是为。——《国语·鲁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艰其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勤且艰若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艰虞(艰难困苦);艰屯(艰苦险阻);艰患(艰难祸患);艰急(困难);艰深(艰难深奥,晦涩难解);艰苦奋斗(以巨大的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进行);艰苦朴素(不怕苦累、生活俭朴、不追求享受的态度和行为);艰疚(忧困,苦难);艰厄(艰阨。饥乏;困乏);艰棘(困苦,危难)

(5) 险恶,危难 [dangerous]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诗·小雅·何人斯》

(6) 又如:艰贞(指人处境艰危之时能守正不屈);艰地(险境);艰难(危险);艰关(崎岖辗转,历尽千辛万苦)

词性变化

艰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旧指父母之丧事 [(of parents) die;deceased]

又以居母艰去官。——王俭《褚渊碑文》

(2) 又如::丁艰(父或母丧);外艰(父丧);内艰(母丧);艰疚(丧亲之痛);艰棘(亲丧);艰酷(亲丧。亲亡为惨痛之事,故称)

艰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开发土地 [reclaim]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书·益稷》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按 许书无垦字,疑古艰即今垦字。” 徐灏注:“ 段谓艰即古垦字,其说甚精。”

(2) 欠缺 [lack of]。如:艰息(缺儿少女);艰啬(匮乏);艰子(缺少子嗣);艰食(粮食匮乏);艰鲜(指食物匮乏)

常用词组

艰巨、艰苦、艰苦卓绝、艰难、艰涩、艰深、艰危、艰险、艰辛、艰虞、艰贞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