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注音ㄅㄚˋ ㄌ一ㄥˊ ㄗㄨㄟˋ ㄨㄟˋ
解释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醉尉,呵止广。……”
动物生肖牛,虎,蛇
霸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霸王。称霸。恶霸。
⒉ 奉行强力政策,或实行强力占有:霸占。霸权。霸道。霸略。
⒊ 古代称诸侯的盟主:霸主(a.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b.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霸业。春秋五霸。
霸字UNICODE编码U+9738,10进制: 38712,UTF-32: 00009738,UTF-8: E9 9C B8。
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灞䩗䩻伯屰覇魄
domination、tyrant
形声:从雨、声
rule by might rather than right
详细解释◎ 霸的拼音: bà
〈词性:名〉
(1) (形声。从月。①( pò )本义:阴历每月之初始见的月光。这个意义又写作“魄”。②古代诸侯之长)
(2)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 [chief of feudal princes]
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
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孟子·离娄·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汉》
(3) 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歇后语)
(4) 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 [overlord;tyrant;bully;despot]
薛家系 金陵一霸。—— 曹雪芹《红楼梦》
(5) 又如:渔霸;恶霸
◎ 霸的拼音: bà
〈词性:动〉
(1) 称霸 [dominate;tyrannize]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礼记·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各霸一方;独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蛮不讲理)
(3) 霸占 [seize by force]
硬把桦林山这座天生天化的东西霸成他自己的家产。——《吕梁英雄传》
(4) [文采、才能等] 过人 [surpass]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龙》
霸道、霸道、霸权、霸上、霸市、霸头、霸王、霸王之资、霸业、霸占、霸主
陵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
⒉ 高大的坟墓:陵园。陵墓。陵寝。
⒊ 古同“凌”,侵犯,欺侮。
陵字UNICODE编码U+9675,10进制: 38517,UTF-32: 00009675,UTF-8: E9 99 B5。
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䧙夌琌
hill、mausoleum、mound
形声:左形右声
hill, mound; mausoleum
详细解释◎ 陵的拼音: l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 )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high mound]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 [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 山,山头 [mountain; 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 姓。如:陵尹(复姓)
◎ 陵的拼音: líng
〈词性:动〉
(1) 升,登 [ascend]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 超越,逾越 [surpass]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 欺侮;欺压 [bully]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 日渐衰微 [decline]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 凌驾 [override]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醉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醉鬼。醉意。醉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醉生梦死。醉翁之意不在酒。
⒉ 沉迷,过分爱好:醉心。沉醉。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⒊ 用酒泡制的:醉枣。醉虾。醉蟹。
醉字UNICODE编码U+9189,10进制: 37257,UTF-32: 00009189,UTF-8: E9 86 89。
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酔酻
drunk、ebriety、inebriation、inebriety
会意:从酉、从卒
intoxicated, drunk; addicted to
详细解释◎ 醉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会意。从酉( yǒu ),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2)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drunk]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洪武正韵》
(3) 又如:醉是醒时言(醉后说的常是真心话);醉饱(酒足饭饱);醉沈(指酒后所作的书画);醉魔咕咚(醉呼呼);醉兴勃勃(醉后神情亢奋);醉呼卢(醉呼呼睡大觉);醉沉沉(沉醉的样子)
(4) 用酒浸制的 [liquor-saturated]
瓮中取醉蟹,最忌用灯。——《闲情偶寄》
(5) 又如:醉蟹(酒渍的螃蟹);醉虾
(6) 昏愦,糊涂 [muddleheaded]。如:醉梦(指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命(胡乱下的命令);醉痴(精神恍惚不安)
(7) 沉酣入迷;爱好 [be fascinated]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送赵六贞固》
(8) 又如:醉乡砚田(沉缅于美酒与文墨之间);醉飞吟盏(在喝酒的同时作诗);醉侯(称喜欢喝酒而又有酒量的人);醉翁(喜好喝酒的老人)
醉步、醉鬼、醉汉、醉酒、醉猫儿、醉墨、醉拳、醉生梦死、醉态、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醉乡、醉心、醉醺醺、醉眼、醉意、醉枣
尉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⒉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⒊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⒋ 姓。
尉的拼音:yù(ㄩˋ)
⒈ 〔尉迟〕复姓。
⒉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尉字UNICODE编码U+5C09,10进制: 23561,UTF-32: 00005C09,UTF-8: E5 B0 89。
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尉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㷉叞慰熨
会意
officer, military rank
详细解释◎ 尉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会意。“尉”是“熨”的古字。表示用火熨烫缯布使之平展。本义:烫平衣服的火斗,熨斗)
(2) 同本义 [flatiron]
尉,从上按下也。…持火以尉申缯也。——《说文》
火斗曰熨。——《通俗文》
(3) 又如:尉斗(藉热力烫平衣服的火斗)
(4) 中国古代官名 [junior officer]。掌管军事。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
八月官尉。——《淮南子·时则》
将归死于尉氏。——《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尉笞广。
尉挺剑。
夺而杀尉。
(5) 又如:尉侯(古代守边的都尉与伺敌的斥侯);尉律(汉律令为廷尉所掌管,故称“尉律”);尉廨(县尉的官署);尉史(汉代郡尉之属官)
(6) 军衔名 [a military rank (above the rank of warrant officer and below that of major)]。在士之上,校之下。分上尉、中尉、少尉
(7) 官名。县官的副职 [vice-county magistrate]
赴饶之 德兴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丞尉闻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陈明选代为尉。——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新尉陈明选。
◎ 尉的拼音: wèi
〈词性:动〉
(1) “慰”的本字。安慰 [comfort]
所过并使劳尉。——《后汉书·王丹传》
所以尉荐走卒。——《汉书·胡建传》
(2) 又如:尉安(安抚);尉承(安尉侍奉);尉悦(欣慰);慰纳(安抚结纳);尉劳(慰劳);尉解(安慰宽解);尉荐(慰藉);尉藉(慰劳,抚慰)
(3) 另见 yù
尉官
◎ 尉的拼音: Yù
〈词性:名〉
(1) 姓
尉,姓。古有尉缭子著书。——《广韵》
(2) 另见 wèi
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