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ào huǐ mò jí
注音ㄠˋ ㄏㄨㄟˇ ㄇㄛˋ ㄐ一ˊ
解释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出处
例子这已经既成事实,他懊悔莫及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后悔。
歇后语曹操杀二蔡
感情懊悔莫及是中性词。
近义后悔莫及
动物生肖牛,虎,蛇
懊的拼音:ào(ㄠˋ)
⒈ 烦恼,悔恨:懊丧(sàng )。懊恼。懊恨。懊悔。
懊字UNICODE编码U+61CA,10进制: 25034,UTF-32: 000061CA,UTF-8: E6 87 8A。
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㤇
regretful、remorseful、vexed
形声:从忄、奥声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详细解释◎ 懊的拼音: 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deeply regret;annoyed]
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世说新语·言语》
(2) 又如:懊叹(悔恨而叹息);懊憹(懊恼;烦闷)
懊恨、懊悔、懊悔、懊恼、懊丧
悔的拼音:huǐ(ㄏㄨㄟˇ)
⒈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悔字UNICODE编码U+6094,10进制: 24724,UTF-32: 00006094,UTF-8: E6 82 94。
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regret、repent
形声:从忄、每声
repent, show remorse, regret
详细解释◎ 悔的拼音: huǐ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regret;repent of]
悔,恨也。——《说文》
宜无悔怒。——《诗·大雅·云汉》
此讲之悔也。——《战国策·秦策》
悔不杀汤于 夏台。——《淮南子·泛论》
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怀王悔,追 张仪,不及。——《史记·屈原列传》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
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悔其随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己为有悔。
可以无悔矣。
(2) 又如:悔亲(因反悔而废弃婚约);悔谢(悔过请罪);悔心革命(痛改前非);悔悟心行(反省思想、行为);悔尤(悔恨与过错)
◎ 悔的拼音: huǐ
〈词性:名〉
(1) 过失;灾祸 [fault or disaster]
庶无罪悔。——《诗·大雅·抑》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尚速有悔于予身。——《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2) 又如:悔亡(祸害消除);悔吝(灾祸);悔咎(过错;祸殃);悔戾(罪过)
(3) 恶运 [bad luck;misfortune]。如:悔气(坏运气,倒霉)
悔不当初、悔改、悔过、悔过自新、悔恨、悔婚、悔棋、悔痛、悔悟、悔之晚矣、悔罪
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不要:莫哭。
⒉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⒊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⒋ 古同“漠”,广大。
⒌ 姓。
莫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古同“暮”。
莫字UNICODE编码U+83AB,10进制: 33707,UTF-32: 000083AB,UTF-8: E8 8E AB。
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䒬
don't、no、no one、nothing
会意
详细解释◎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not]
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3)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4)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5)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perhaps;about;can it be that]。如:莫不成(难道说);莫成(莫非,莫不是);莫是(莫非是;或许是);莫须(也许)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代〉
(1)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no one; nothing]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莫大的幸福;莫大欣喜;莫二(没有第二个;无比)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membrane]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 通“漠”。沙漠 [desert]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国语·晋语》
(3) 通“幕”。幕府 [office of ancient general]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 通“瘼”。疾苦,病 [illness]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 莫的拼音: mò
〈词性:动〉
(1) 通“谟”。谟划 [plan;consider]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pare,cut]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閒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形
(1) 通“漠”。广漠 [vast]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quite]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莫不、莫不倾动加礼、莫不然、莫不是、莫不闻、莫不逾侈、莫测高深、莫大、莫非、莫过于、莫讲、莫可名状、莫名、莫名其妙、莫逆、莫逆之交、莫如、莫斯科、莫须有、莫邪、莫衷一是
◎ 莫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 )。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dusk;evening;sunset]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3) 又如:莫夜(夜晚)
(4) 通“幕” [curtain]。如:莫府(即幕府)
(5) 姓
(6) 另见 mò
及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⒉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⒊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⒋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及字UNICODE编码U+53CA,10进制: 21450,UTF-32: 000053CA,UTF-8: E5 8F 8A。
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乁
and、and / or
会意
extend; reach; come up to; and
详细解释◎ 及的拼音: jí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4) 至,达到 [attain;reach]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來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
(6) 待,等到 [wait]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記》
(7) 如:及夫(等到)
(8) 遭受 [suffer from]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
(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com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11) 又如:我不及他
(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4) 通“给”。供应 [provide]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 及的拼音: jí
〈词性:介〉
(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 及的拼音: jí
<连>
(1) 和,与 [and]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孔子及门徒
◎ 及的拼音: jí
〈词性:副〉
(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 [also]——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 及的拼音: Jí
〈词性:名〉
姓
及第、及格、及笄、及龄、及门、及时,及时地、及时行乐、及时雨、及物、及早、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