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迷途知返的生肖

迷途知返打一生肖、迷途知返是什么生肖

迷途知返猜生肖

说法一: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进入歧途无法自拔的时候会用迷途的羔羊来形容他这刚好跟迷途知返意思相近。因此迷途知返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羊。

说法二:迷途知反的意思跟悬崖勒马相似,形容马再悬崖边返回。因此迷途知返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马。

说法三:还可以从迷途知返的笔画入手去猜测生肖。”迷“字9笔画,”途“字10笔画,”知“字8笔画,”返“字7笔画,4个字一共是9+10+8+7=34笔,而根据生肖每12一个轮回,34对应的生肖顺序则是10(34-12x2=10)。再根据十二生肖排序,排在第10的生肖为鸡。

综上所述,迷途知返打一生肖,最大可能是生肖马、生肖羊,其次是生肖鸡。

迷途知返解释什么意思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解释】: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自】:《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示例】:夫~,往哲是也。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回头是岸、浪子回头、发人深省、悔过自新、迷而知反、见兔顾犬、悔过自责、迷途知反、悬崖勒马

【反义词】:执迷不悟、迷而不返、久假不归、流连忘返、顽固不化、误入歧途、鬼迷心窍、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流连忘反、留连忘返

  拼音    注音  ㄇ一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OPI  仓颉  YFD  郑码  UFW  四角  39309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7  区位  3552  统一码  8FF7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迷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⒉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迷恋。入迷。

⒊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迷。革新迷。

⒋ 使人陶醉:景色迷人。

统一码

迷字UNICODE编码U+8FF7,10进制: 36855,UTF-32: 00008FF7,UTF-8: E8 BF B7。

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icionado、fan、hepcat

造字法

形声:从辶、米声

English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be lost;be confused]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delude;confuse]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be addicted to;be infatuated with]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fall into a stupor;be in a coma]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词性变化

迷的拼音:   

〈词性: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fan;enthusiast]。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常用词组

迷瞪、迷宫、迷航、迷糊、迷魂汤、迷魂阵、迷惑、迷津、迷离、迷离马虎、迷恋、迷路、迷路、迷漫、迷梦、迷迷糊糊、迷你、迷你裙、迷失、迷途、迷途、迷雾、迷信、迷醉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WTPI  五笔98  WGSP  仓颉  YOMD  郑码  ODMW  四角  38309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34  区位  4530  统一码  9014  笔顺  ノ丶一一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途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道路: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统一码

途字UNICODE编码U+9014,10进制: 36884,UTF-32: 00009014,UTF-8: E9 80 94。

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涂澤

汉英互译

road、route、way

相关字词

道、路

造字法

形声:从辶、余声

English

way, road, path, journey; cour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途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辵( chuò  ),余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way;road;rout]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career]。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position]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way;method]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常用词组

途程、途次、途经、途径、途中

  拼音  zhī zhì   注音  ㄓ ㄓˋ   
部首  矢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DKG  仓颉  OKR  郑码  MAJ  四角  86800  结构  左右电码  4249  区位  5410  统一码  77E5  笔顺  ノ一一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知的拼音: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义

知的拼音: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统一码

知字UNICODE编码U+77E5,10进制: 30693,UTF-32: 000077E5,UTF-8: E7 9F A5。

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矢

English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词性变化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常用词组

知道、知底、知恩报恩、知法犯法、知府、知根知底、知过必改、知己、知己知彼、知觉、知类、知冷知热、知了、知名、知命、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青、知情、知情不报、知情达理、知情人、知趣、知人善任、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知事、知疼着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悉、知县、知晓、知心、知音、知遇、知照、知足

  拼音  fǎn   注音  ㄈㄢˇ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CPI  仓颉  YHE  郑码  PDXW  四角  32304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04  区位  2321  统一码  8FD4  笔顺  ノノフ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返的拼音:fǎn(ㄈㄢˇ)  

⒈ 回,归:往返。返航。返工。返青(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返销。返修。返还(huán   )。流连忘返。

统一码

返字UNICODE编码U+8FD4,10进制: 36820,UTF-32: 00008FD4,UTF-8: E8 BF 94。

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tur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反声

English

return, revert to, resto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返的拼音: f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反声。字本作“反”。本义:回归,返回)

(2) 同本义 [return;go back]

返,还也。——《说文》

返,归也。——《广雅》

祖伊返。——《书·西伯勘黎》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返字本作“反”

福禄来反。——《诗·周颂·执竞》

而反其侵地。——《国语·齐语》

(3) 又如:返命(办完事情后,回来复命);返书(回信);返棹(船只返回)

(4) 归还 [return]

其子长而返其璧。——《吕氏春秋·观表》

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搜神记》

(5) 又如:返璧(送还别人馈赠的礼品);返金(退钱,还钱)

(6) 更换 [change]

返瑟而弦。——《吕氏春秋·慎人》

(7) 又如:返瑟而弦(换瑟而弹奏);返嘴(反口,改口);返易(倒换,掉换)

(8) 通“反”。违反 [violate]。如:返倒(违逆,抗拒)

常用词组

返本还源、返潮、返工、返还、返航、返回、返老还童、返里、返青、返销、返祖现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