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编织的拼音_biān zhī是什么意思

编织

【拼音】: biān zhī 【注音】: ㄅ一ㄢㄓ 【词性】: 动词。 【结构】: 编(左右结构)织(左右结构) 【简体】: 编织 【繁体】: 編織

编织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编织biānzhī。(1)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编织[biānzhī]⒈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例编织毛衣。用藤条编织椅子。英weave;plait;braid;

基础解释(动)①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叉组织起来:~毛衣。②形容汇集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

引证解释⒈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修补好了箩筐,就编织几双草鞋,预备上路以后使用。”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这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他爱编织,常用荆条编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用具,也会用高粱秆子编成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⒉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引闻一多《春之首章》诗:“仿佛一个出神的诗人,在空中编织未成的诗句。”郭沫若《雄鸡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的《故事新编》中的那些作品是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有的远到了开天辟地以前,全靠丰富的想象力编织成了绚烂的万花镜图卷。”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就是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也有几个受了这种情绪的传染,各人依照各人的身世,编织了自己的愁思。”

网络解释编织编织: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修补好了箩筐,就编织几双草鞋,预备上路以后使用。”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这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他爱编织,常用荆条编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用具,也会用高粱秆子编成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闻一多《春之首章》诗:“仿佛一个出神的诗人,在空中编织未成的诗句。”郭沫若《雄鸡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的《故事新编》中的那些作品是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有的远到了开天辟地以前,全靠丰富的想象力编织成了绚烂的万花镜图卷。”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就是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也有几个受了这种情绪的传染,各人依照各人的身世,编织了自己的愁思。”

网友释义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毛衣,根据民间传说~成一篇美丽的童话。

汉语大词典(1).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修补好了箩筐,就编织几双草鞋,预备上路以后使用。”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这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巧。他爱编织,常用荆条编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用具,也会用高粱秆子编成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2).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闻一多《春之首章》诗:“仿佛一个出神的诗人,在空中编织未成的诗句。”郭沫若《雄鸡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的《故事新编》中的那些作品是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有的远到了开天辟地以前,全靠丰富的想象力编织成了绚烂的万花镜图卷。”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就是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也有几个受了这种情绪的传染,各人依照各人的身世,编织了自己的愁思。”

国语辞典将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编排,如:「老奶奶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编织[biānzhī]⒈将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编排。例如:「老奶奶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⒉编辑、制作。例如:「编织一场美梦」。

辞典修订版将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编排,如:「老奶奶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编辑、制作,如:「编织一场美梦」。

辞典简编版将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穿结而形成面状的东西。 【造句】老奶奶悠闲的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 ◎比喻抽象的想像、规划。 【造句】编织美梦、编织未来

英语weaveweavingcrochetknitknitworkknittingknitterwoven bag

法语tresser、tricoter、entrelacer、natter、ourdir

其他释义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毛衣◇根据民间传说~成一篇美丽的童话。

编织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编造 纺织

编织造句

1.老画家用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金色的童年编织着缤纷的经历。

3.用每一缕晨曦,每一丝夕晖,编织我们青春的前程;用每一滴汗水,每一寸心血,渲染我们生命的风景。

4.人生目的,世界本没有意义,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不难么虚无,编织了许多看似有道理的意义,来作为心的慰藉。

5.夜晚整个城市已经睡着了,我的思绪却依然在编织着你给的梦,我笑了,寂寞的充满悲伤,我们的

6.奶奶给我编织的毛坎肩很漂亮。

7.姐姐心灵手巧,编织刺绣,一学就会。

8.夜,渐渐地沉落,我试图寻找曾经的脚步,奢望能走回故事的起点再经一番风云。可惜,岁月远去的河流,让我无法看到故事的起点,也忘了曾经的编织者,留下的只是那残存的模糊记忆,那渺小的痕迹,又怎能探寻得到当年的情怀,那早已叫不上名的身影,又怎样去寻找剧情的精彩片段。

9.夜晚整个城市已经睡着了,我的思绪却依然在编织着你给的梦,我笑了,寂寞的充满悲伤,我们的你情我愿,最后终于演变成了我的自作多情,你的决定,我们便无言的散场。

10.老师,您对我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在编织着我的人生,每一首曲子都会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等将来我坐到维也纳大厅演奏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演奏,而是大声的喊出您的名字。

关于编织的诗词

《编织和行为之歌》 《诗人编织笼子》

编织的单词

weave weaving crochet knit knitwork knitting knitter woven bag

编的意思

  拼音  biān   注音  ㄅ一ㄢ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XYNA  仓颉  VMISB  郑码  ZWLD  四角  23127  结构  左右电码  4882  区位  1764  统一码  7F16  笔顺  フフ一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编(編)的拼音:biān(ㄅ一ㄢ)  

⒈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⒉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⒊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

⒋ 创作:编剧。编导。

⒌ 捏造:编瞎话。

⒍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编。续编。简编。

统一码

编字UNICODE编码U+7F16,10进制: 32534,UTF-32: 00007F16,UTF-8: E7 BC 96。

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lait、edit、organize

造字法

形声:从纟、扁声

English

knit, weave; arrange; compi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编的拼音:

bi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put in order]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weave;plait]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compile;write]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connect]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make up]。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词性变化

编的拼音:

biān  

〈词性: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cord]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book]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part of a book;book;volume]。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常用词组

编程序、编次、编导、编导、编订、编队、编队、编发、编号、编号、编户、编辑、编辑、编辑部、编简、编结、编剧、编剧、编列、编录、编码、编目、编目、编内、编年史、编年体、编排、编派、编磬、编入、编审、编审、编外、编伍、编写、编修、编修、编选、编译、编印、编余、编造、编者、编者按、编者按语、编织、编织品、编制、编制、编钟、编著、编撰、编缀、编组、编纂

  拼音  zhī zhì   注音  ㄓ ㄓˋ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XKWY  仓颉  VMRC  郑码  ZJO  四角  26180  结构  左右电码  4930  区位  5415  统一码  7EC7  笔顺  フフ一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织(織)的拼音:zhī(ㄓ)  

⒈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⒉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⒊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

其他字义

织(織)的拼音:zhì(ㄓˋ)  

⒈ 古同“帜”,旗帜。

统一码

织字UNICODE编码U+7EC7,10进制: 32455,UTF-32: 00007EC7,UTF-8: E7 BB 87。

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織綕

汉英互译

plait、twine

造字法

形声:从纟、只声

English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织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埴( zhí  )声。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

(2) 同本义 [weave]

织,作布帛之总名也。——《说文》

治丝曰织。织,绘也。——《尔雅》

厥篚织贝。——《书·禹贡》。传:“细紵。”

士不衣织。——《礼记·玉藻》。注:“染丝织之。”

文织良货贿之物。——《周礼·玉府》。注:“文织画及绣锦。”

妇人不织。——《韩非子·五蠹》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女不织。——汉·贾谊《论积贮疏》

织纺井臼。——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织纸(纺织缝紝);织紝(泛指织布。织是织布帛,紝是用以织布帛的丝线,也指织布帛的工人);织造(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缕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织帛(织作丝织品)

(4) 编制,组成 [knit]

下展禽,置 六关,妾织蒲,三不仁。——《孔子家语》

(5) 又如:织毛衣;织皮(兽毛织成的毛布或毛衣);织金(交错金丝);织罗(虚构情由,网罗入罪,以诬谄无辜的人;编织罗网)

(6) 搜罗;收集 [collect]

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红楼梦》

词性变化

织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布帛,织布机上的丝 [cloth and silk]

织生自蚕茧。——《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今若断斯织。

何异断斯织。

(3) 掌管制作布帛的官属 [official in charge of weave]。如:织坊(纺织之所。即织室);织室(官署名。“汉代”掌管织造皇室丝帛的官府)

(4) 另见 zhì  

常用词组

织补、织布、织布机、织花、织机、织锦、织女、织女星、织品、织物

基本词义

织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通“帜”。旗帜[banner;flag]

织文鸟章。——《诗·小雅·六月》

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汉书·陈汤传》。颜师古云:“织,读曰帜。”

旗织加其上。——《汉书·食货志下》

(2) 另见 zhī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