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缺
【拼音】: bēng quē 【注音】: ㄅㄥㄑㄩㄝ 【结构】: 崩(上下结构)缺(左右结构)崩缺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崩阙'。2.败坏。
基础解释亦作/'崩阙/'。败坏。
引证解释⒈亦作“崩闕”。败坏。引《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汉制当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詔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后汉书·曹褒传》:“汉再受命,仍有封禪之事,而礼乐崩闕,不可为后嗣法。”
网络解释崩缺bēngquēㄅㄥㄑㄩㄝ崩缺
综合释义亦作“崩闕”。败坏。《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汉制当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詔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后汉书·曹褒传》:“汉再受命,仍有封禪之事,而礼乐崩闕,不可为后嗣法。”
网友释义高频直流高压发生器是根据中国行业标准ZBF24003-90《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最新研究、设计、制造的,是新时代的科技产品——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是适用于电力部门、厂矿企业动力部门、科研单位、铁路、化工、发电厂等对氧化锌避雷器、磁吹避雷器、电力电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等设备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是新世纪最理想的换代产品。高频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高频倍压电路,率先应用最新的PWM高频脉宽调制技术,闭环调整,采用了电压大反馈,使电压稳定度大幅度提高。使用性能卓越的大功率IGBT器件及其驱动技术,并根据电磁兼容性理论,采用特殊屏蔽、隔离和接地等措施。使直流高压发生器实现了高品质、便携式,并能承受额定电压放电而不损坏。
汉语大词典亦作“崩阙”。败坏。《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汉制当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悯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后汉书·曹褒传》:“汉再受命,仍有封禅之事,而礼乐崩阙,不可为后嗣法。”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apse、demise
形声:从山、朋声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缺的拼音:quē(ㄑㄩㄝ)
⒈ 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⒉ 残破:缺点。缺口。缺陷。
⒊ 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
⒋ 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缺字UNICODE编码U+7F3A,10进制: 32570,UTF-32: 00007F3A,UTF-8: E7 BC BA。
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缼
be short of、imperfect、lack、minus
短、欠、余
形声:左形右声
be short of, lack; gap, deficit
详细解释◎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形〉
(1) (形声。从缶( fǒu ),夬( guài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imperfect;imcomplete]
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2)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动〉
(1) 短少;缺乏 [lack;be short of]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3) 该到未到 [be absent]。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名〉
(1)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vacancy]。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 空隙;缺口 [gap]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4) 亏缺 [deficiency]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6) 缺陷。引申为遗憾 [defect]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7)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缺编、缺德、缺点、缺额、缺乏、缺憾、缺货、缺货、缺斤短两、缺课、缺口、缺漏、缺门、缺勤、缺如、缺三短四、缺少、缺失、缺水、缺位、缺席、缺陷、缺心少肺、缺心眼儿、缺氧、缺衣少食、缺医、缺雨、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