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奔踶的拼音_bēn di是什么意思

奔踶

【拼音】: bēn dì 【注音】: ㄅㄣㄉ一ˋ 【结构】: 奔(上下结构)踶(左右结构)

奔踶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

引证解释⒈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引《汉书·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颜师古注:“踶,蹋也。奔,走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则踶人也。”一说,奔踶犹奔驰。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新唐书·齐映传》:“马奔踶,不过伤臣;捨之,或犯清蹕,臣虽死不足偿责。”清朱琦《名实说》:“且吾闻大木有尺寸之朽而不弃,骏马有奔踶之患而可驭。”

网络解释奔踶奔踶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ēndì,指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

综合释义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汉书·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颜师古注:“踶,蹋也。奔,走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则踶人也。”一说,奔踶犹奔驰。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新唐书·齐映传》:“马奔踶,不过伤臣;捨之,或犯清蹕,臣虽死不足偿责。”清朱琦《名实说》:“且吾闻大木有尺寸之朽而不弃,骏马有奔踶之患而可驭。”奔踶[bēndì]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汉书.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颜师古注:'踶﹐蹋也。奔﹐走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则踶人也。'一说﹐奔踶犹奔驰。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

汉语大词典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汉书·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颜师古注:“踶,蹋也。奔,走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则踶人也。”一说,奔踶犹奔驰。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新唐书·齐映传》:“马奔踶,不过伤臣;舍之,或犯清跸,臣虽死不足偿责。”清朱琦《名实说》:“且吾闻大木有尺寸之朽而不弃,骏马有奔踶之患而可驭。”

其他释义1.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汉书.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颜师古注:'踶﹐蹋也。奔﹐走也。奔踶者﹐乘之即奔﹐立则踶人也。'一说﹐奔踶犹奔驰。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

奔踶造句

1.而汉武帝的求贤诏则把卓绝超群的人才比喻为不愿接受羁縻的骏马,“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3.“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www.chazidian.com/zj-20664/造句网)

奔的意思

  拼音  bēn bèn   注音  ㄅㄣ ㄅㄣˋ   
简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DFAJ  仓颉  KJT  郑码  GDEE  四角  40444  结构  上下电码  1149  区位  1728  统一码  5954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其他字义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统一码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倴渀犇逩

汉英互译

run、rush、flee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卉

English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词性变化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常用词组

奔命、奔头儿

  拼音    注音  ㄉ一ˋ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KHJH  仓颉  RMAMO  郑码  JIAI  四角  66181  结构  左右电码  6447  统一码  8E36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踶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用蹄子踢、踏:“怒则分背相踶”。

统一码

踶字UNICODE编码U+8E36,10进制: 36406,UTF-32: 00008E36,UTF-8: E8 B8 B6。

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踶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踟蹄

造字法

形声:从足、是声

English

p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踶的拼音:   

〈词性:动〉

(1) 踢 [kick]

怒则分背相踶。——《庄子·马蹄》

(2) 又如:踶蹶(用蹄踢);踶马(常用后蹄踢人的烈性马)

(3) 踏;踩 [tread;step on]。如:踶地(踩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