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ěn gē zuò jiǎ
注音ㄓㄣˇ ㄍㄜ ㄗㄨㄛˋ ㄐ一ㄚˇ
解释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例子掖垣琐闼之地,皆枕戈坐甲之人。清·钱谦益《李遇知》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枕戈坐甲是中性词。
近义枕戈披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illow、rest head on
形声
pillow
详细解释◎ 枕的拼音: zhěn
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 枕的拼音: zhěn
动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
戈的拼音:gē(ㄍㄜ)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 )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⒉ 姓。
戈字UNICODE编码U+6208,10进制: 25096,UTF-32: 00006208,UTF-8: E6 88 88。
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戈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隿
dagger
象形:像长柄兵器形
halberd, spear, lance; rad. 62
详细解释◎ 戈的拼音: gē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weapons]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war]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戈壁
坐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⒉ 乘,搭:坐车。坐船。
⒊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⒍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⒎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⒏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⒐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⒑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⒒ 同“座”。
坐字UNICODE编码U+5750,10进制: 22352,UTF-32: 00005750,UTF-8: E5 9D 90。
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㘴㘸座
sit、sitz、squat
立、卧、站
会意:像两人坐在土上
sit; seat; ride, travel by
详细解释◎ 坐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 同本义 [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 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 项伯东向坐, 亚夫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战国策·魏策》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坐语未讫。——《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3)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sit]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舟中晓望》
(4)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后称受人礼遇为坐上客);坐啸(闲坐吟啸,无所事事);坐拜(跪拜);坐右(曲右足而坐);坐列(排列而坐。形容无斗志;坐在店铺内);坐思(坐着思念);坐起(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坐静(静坐修持);坐饮(入座宴饮);坐催(坐等催取)
(5) 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be 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左传》
就打止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坐不成。——《西游记》
(6) 又如:坐膺(荣膺;受封);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者);坐馆(任塾师或幕客)
(7) 定罪,由…而获罪 [be punished]
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讼曲直也。”
坐,罪也。——《苍颉篇》
遣郭威招诱 白承福入居 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新编五代史平话》
(8) 又如: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反坐;连坐;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广汉虽坐法诛。——《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广汉竟坐要斩。
禹坐要斩。
(9) 因…犯罪,触犯法律 [commit a crime]
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10) 居留,停留 [stay]
坐,止也。从土,从畱省。会意。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说文》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过岁。——清· 归庄《黄孝子传》
(11) 又如:坐窝子(留在原处)
(12) 守,防守 [guard]
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左传·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县,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类钞》
(13) 又如:坐索(守候索取;守候催促);坐阵(守卫阵地);坐铺(守卫本铺。谓警戒);坐夜(守夜)
(14) 枪炮发射时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 [recoil]。如:步枪的坐劲不小
(15) 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 [sink]。如:这房子向下坐了
(16) 置放。放在或摆在指定的位置上 [put]。如:坐一壶水;坐垫(安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垫子);坐钟(放在桌案上的时钟);把壶坐上
(17) 乘,搭 [机、船、车等] [travel by]。如: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撬,走远路坐飞机、坐火车;坐马(供骑坐的马)
◎ 坐的拼音: zuò
〈词性:名〉
(1) 坐儿,坐位。后来写作“座” [seat]
坐中数千人。——《乐府诗集·陌上桑》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置之坐上。
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满坐宾客。——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满坐儿;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坐儿;坐上(座席上);坐上客(座席上的宾客)
(3) 一次连续坐着的时间 [sitting]。如:一坐就读了一本书
◎ 坐的拼音: zuò
<连>
(1) 因为;由于 [because]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
(2) 又如:坐此解职;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怀(因念,因而想到)
坐班、坐标、坐标空间、坐标轴、坐不垂堂、坐禅、坐吃山空、坐吃享福、坐次、坐大、坐待、坐等、坐地分赃、坐垫、坐定、坐而论道、坐飞机、坐功、坐骨、坐骨神经、坐观成败、坐馆、坐果、坐化、坐家女,坐家女儿、坐监、坐江山、坐禁闭、坐井观天、坐科、坐客、坐困、坐蜡、坐牢、坐冷板凳、坐力、坐立不安、坐落、坐落、坐落、坐骑、坐蓐、坐山观虎斗、坐商、坐失、坐食、坐视、坐势、坐收渔利、坐守、坐台、坐探、坐堂、坐天下、坐桶、坐位,坐位儿、坐卧不宁、坐席、坐享其成、坐像、坐言起行、坐药、坐贻、坐以待毙、坐以待旦、坐浴、坐月子、坐赃、坐镇、坐庄、坐罪
甲的拼音:jiǎ(ㄐ一ㄚˇ)
⒈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⒉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⒊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⒋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
⒌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甲板。装甲车。
⒍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
⒎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甲。
⒏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甲。甲长。
⒐ 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⒑ 古同“胛”,肩胛。
甲字UNICODE编码U+7532,10进制: 30002,UTF-32: 00007532,UTF-8: E7 94 B2。
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呷鉀胛
armour、first、nail、shell
指事
armor, shell; fingernails; 1st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动〉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形〉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