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ǐ mǎ zhī lún
注音ㄆ一ˇ ㄇㄚˇ ㄓ ㄌㄨㄣˊ
解释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例子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一些不曾走漏。(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
用法作宾语、主语;指装备少。
感情匹马只轮是中性词。
繁体匹馬隻輪
动物生肖牛,虎,蛇
匹的拼音:pǐ(ㄆ一ˇ)
⒈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⒉ 单独:匹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匹匹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匹匹之勇”)。
⒊ 相当,相敌,比得上:匹敌。匹配。
匹字UNICODE编码U+5339,10进制: 21305,UTF-32: 00005339,UTF-8: E5 8C B9。
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疋鴄
be equal to
会意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详细解释◎ 匹的拼音:
疋 pǐ
〈词性:名〉
(1)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bolt;piece]
匹,四丈也。——《说文》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4)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company]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6) 同类;友辈 [friend generation]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诗·大雅·假乐》
(7)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
(8) 匹敌,对手 [match]
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三国演义》
(9) 又如:世无其匹
(10) 二人 [two persons]
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玄应《一切经音义》
(11) 雌雄 [female and male]。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
(12) 成对 [pair]。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
(13) 通“譬”。比喻 [metaphor;analogy]
匹诸俘伪。——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匹如元不到京来。——元稹《酬乐天醉别》
◎ 匹的拼音: pǐ
〈词性:动〉
(1) 匹敌;比得上,相当 [compare;be equal to]
作丰伊匹。——《诗·大雅·文王有声》。传:“匹,配也。”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
(3) 匹配;相配 [be a match for]。如:匹偶(婚配)
(4) 正对着;冲着 [be right against(one's face)]。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
◎ 匹的拼音: pǐ
〈词性:形〉
(1) 单独 [single]。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2) 另见 yǎ
匹敌、匹夫、匹夫有责、匹夫之勇、匹练、匹马单枪、匹配、匹头、匹头
马(馬)的拼音: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马字UNICODE编码U+9A6C,10进制: 39532,UTF-32: 00009A6C,UTF-8: E9 A9 AC。
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馬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原为象形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详细解释◎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动〉
(1) 〈词性: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 马的拼音:
馬 mǎ
〈词性: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马鞍、马鞍形、马帮、马鞭、马弁、马表、马鳖、马兵、马泊六、马不停蹄、马步、马车、马齿苋、马褡子、马达、马大哈、马刀、马到成功、马德里、马灯、马店、马队、马贩子、马房、马蜂、马蜂窝、马夫、马革裹尸、马褂、马号、马号、马赫、马赫数、马后炮、马虎、马甲、马架、马缰绳、马嚼铁、马嚼子、马脚、马厩、马驹、马具、马可·波罗、马克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口铁、马裤、马快、马拉松、马力、马列、马铃薯、马六甲海峡、马笼头,马勒、马路、马骡、马马虎虎、马匹、马屁、马屁精、马前卒、马群、马赛克、马上、马上比武、马勺、马市、马嘶、马首、马首是瞻、马术、马蹄、马蹄铁、马蹄形、马桶、马头琴、马尾松、马戏、马歇尔计划、马靴、马衣、马扎、马掌
只(隻)的拼音:zhī(ㄓ)
⒈ 量词:一只鸡。
⒉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只(衹、祇、秖)的拼音:zhǐ(ㄓˇ)
⒈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⒉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字UNICODE编码U+53EA,10进制: 21482,UTF-32: 000053EA,UTF-8: E5 8F AA。
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軹咫隻衹
do nothing but、merely、nothing but
指事:上为口,下边两点表示气向下
only, just, simply
详细解释◎ 只的拼音:
隻 z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a bird]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2)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 只的拼音:
隻 zhī
〈词性:量〉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 只的拼音:
隻 zhī
〈词性:形〉
(1)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single]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3) 孤独 [alone]。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4) 单数;奇数 [odd]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5) 又如:只日(单日)
(6) 另见 zhǐ
只身、只言片语、只字不提
◎ 只的拼音: zhǐ
<语气>
(1)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3)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4) 用于句中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
(5)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6) 又如:只这便是
◎ 只的拼音:
祇、衹、秖 zhǐ
〈词性:副〉
(1)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2) 另见 zhī
(3) 祇另见 qí
(4) 仅;仅仅 [only;merely]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
只有霜中败叶。
(6)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7) 唯此;无它 [simply]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8)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9) 除…外没[有]任何其他 [nothing but]。如:他只穿单衣
(10) 本,本来 [originally]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11) 直;一直 [until;up to]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12) 又如:只到(直到)
◎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代〉
(1)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this]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2)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作,做 [do]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2) 限定或限制 [limit]。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 只的拼音: zhǐ
〈词性:助〉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只不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当、只得、只顾、只管、只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只是、只索、只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要、只有、只争旦夕
轮(輪)的拼音:lún(ㄌㄨㄣˊ)
⒈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轮子。车轮。轮胎。
⒉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轮儿。
⒊ 指“轮船”:江轮。拖轮。
⒋ 像车轮的:日轮。月轮(指圆月)。年轮。
⒌ 依次更替:轮班。轮训。轮休。轮作。
⒍ 转动:间或一轮。
⒎ 量词:一轮红日。头轮影院。他比我大一轮。
轮字UNICODE编码U+8F6E,10进制: 36718,UTF-32: 00008F6E,UTF-8: E8 BD AE。
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輪
annulus、ring、wheel
形声:从车、仑声
wheel; revolve, turn; recur
详细解释◎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仑( lún )声。本义:车轮,轮子)
(2) 同本义 [wheel]
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说文》。按,考工有轮人。
坎为弓轮。——《易·说卦》
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金车玉作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轮指(弹奏乐器的一种指法:一手的几个手指接连动作,犹如车轮的转动);轮轭(车轮和车轭);轮崇(车轮的高度)
(4) 引申为车子 [carriage]
椎轮抵长乐。—— 梁简文帝《长安道》
(5) 又如:轮轩(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轮鞅(车马。比喻访客);轮盖(车盖)
(6) 凡平圆形像车轮似的东西 [sth.resembling a wheel]
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7) 又如:叶轮;花轮;月轮;收卷钓丝的转轮
(8) 树的年龄 [ring]。如:年轮
(9) 轮船的省称 [steamer]。如:江轮;轮舟(轮船);轮舶(即轮船)
(10) 指月亮 [moon]。如:轮彩(指月亮);轮辉(指月光或日光)
(11) 边缘,外围 [edge]。如:轮周(圆周);轮廓(指钱的内外边缘)
(12) 制作车轮的工匠 [craftsman]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13) 又如:轮人(制作车轮的工匠);轮舆(轮人和舆人)
(14) 姓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形〉
(1) 高大的样子 [tall and big]
宫阙方轮焕。——白居易《和望晓》
(2) 又如:轮囷(高大的样子);轮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华美);轮焕(高大华美)
(3) 众多 [numerous]。如:轮豳(众多的样子)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动〉
(1) 回转;转动 [turn]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彷徨·祝福》
(2) 又如:轮甲(转动手指);轮藏(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轮磨(旋转挥动)
(3) 用力挥动。后作“抡” [swing]
轮刀耀日光。——《隋书·五行志》
(4) 又如:轮铡(挥舞铡刀)
(5) 依次更替,轮流 [by turns]
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宋史·职官志》
(6) 又如:轮充(轮流担任工作);轮替(轮流);轮直(轮流值班);轮回;轮对(轮流跟皇帝讨论时政)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量〉
(1) 辆
车至20轮,陈于阙前。——《南史》
(2) 次;遍 [turn]。如:阿瑜又冲了一轮茶
轮班、轮唱、轮齿、轮船、轮次、轮渡、轮番、轮辐、轮箍、轮毂、轮换、轮回、轮机、轮机手、轮奸、轮廓、轮流、轮牧、轮胎、轮台、轮替、轮休、轮训、轮椅、轮缘、轮值、轮指、轮种、轮轴、轮转、轮子、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