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意思

zuì,huáizuì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拼音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注音ㄆ一ˇ ㄈㄨ ㄨˊ ㄗㄨㄟˋ,ㄏㄨㄞˊ ㄅ一ˋ ㄑ一ˊ ㄗㄨㄟˋ

解释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例子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用法作分句、宾语;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感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贬义词。

繁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近义匹夫怀璧

英语A common man's only crime is to carry a jad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ㄆ一ˇ   
简体部首  匚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匸部  
五笔  AQV  仓颉  SC  郑码  HRD  四角  71711  结构  左三包围电码  0572  区位  3805  统一码  5339  笔顺  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匹的拼音:pǐ(ㄆ一ˇ)  

⒈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⒉ 单独:匹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匹匹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匹匹之勇”)。

⒊ 相当,相敌,比得上:匹敌。匹配。

统一码

匹字UNICODE编码U+5339,10进制: 21305,UTF-32: 00005339,UTF-8: E5 8C B9。

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疋鴄

汉英互译

be equal to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匹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bolt;piece]

匹,四丈也。——《说文》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4)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company]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6) 同类;友辈 [friend generation]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诗·大雅·假乐》

(7)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

(8) 匹敌,对手 [match]

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三国演义》

(9) 又如:世无其匹

(10) 二人 [two persons]

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玄应《一切经音义》

(11) 雌雄 [female and male]。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

(12) 成对 [pair]。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

(13) 通“譬”。比喻 [metaphor;analogy]

匹诸俘伪。——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匹如元不到京来。——元稹《酬乐天醉别》

词性变化

匹的拼音:   

〈词性:动〉

(1) 匹敌;比得上,相当 [compare;be equal to]

作丰伊匹。——《诗·大雅·文王有声》。传:“匹,配也。”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

(3) 匹配;相配 [be a match for]。如:匹偶(婚配)

(4) 正对着;冲着 [be right against(one's face)]。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

匹的拼音:   

〈词性:形〉

(1) 单独 [single]。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2) 另见   

常用词组

匹敌、匹夫、匹夫有责、匹夫之勇、匹练、匹马单枪、匹配、匹头、匹头

  拼音  fū fú   注音  ㄈㄨ ㄈㄨˊ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FWI  五笔98  GGGY  仓颉  QO  郑码  BDOD  四角  5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33  区位  2382  统一码  592B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夫的拼音:fū(ㄈㄨ)  

⒈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⒉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⒊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⒋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其他字义

夫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⒉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⒊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统一码

夫字UNICODE编码U+592B,10进制: 22827,UTF-32: 0000592B,UTF-8: E5 A4 AB。

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伕趺

汉英互译

husband、sister-in-law、goodman

相关字词

妇、妻

造字法

象形:像站着的人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夫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  ),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man]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husband]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working man]。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true man]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sleeve of a sword]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instep]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词性变化

夫的拼音:   

〈词性:副〉

(1) 通“复”。再,又一次 [again;once more]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常用词组

夫倡妇随、夫君、夫妻、夫妻店、夫权、夫人、夫子

基本词义

夫的拼音:   

〈词性:代〉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he,she,it,they]——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that,those]——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this,these]——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all]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词性变化

夫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网部  
五笔86  LDJD  五笔98  LHDD  仓颉  WLLMY  郑码  LKKC  四角  60111  结构  上下电码  4997  区位  5579  统一码  7F6A  笔顺  丨フ丨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罪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犯法的行为: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⒉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⒊ 刑罚: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⒋ 苦难,痛苦:受罪。

统一码

罪字UNICODE编码U+7F6A,10进制: 32618,UTF-32: 00007F6A,UTF-8: E7 BD AA。

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in、blame、crime、fault、guilt、pain、suffering

造字法

会意:从网、从非

English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crime;guilt]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offender;sinner]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fault;blame]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hardship;pain;misfortune;sin;disaster]。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penalty; punishment]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bamboo fishnet]

罪,捕鱼器——《字汇补》

词性变化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归罪于 [lay the blame on]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punish;declare guilty]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常用词组

罪案、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罪犯、罪该万死、罪过、罪咎、罪款、罪魁、罪名、罪孽、罪孽深重、罪情、罪人、罪行、罪刑、罪业、罪尤、罪有应得、罪责、罪证、罪状

怀  拼音  huái   注音  ㄏㄨㄞˊ   繁体    
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NGIY  五笔98  NDHY  仓颉  PMF  郑码  UGI  四角  91090  结构  左右电码  2037  区位  2719  统一码  6000  笔顺  丶丶丨一ノ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怀(懷)的拼音:huái(ㄏㄨㄞˊ)  

⒈ 思念,想念:怀念。怀旧。怀乡。怀古。缅怀。

⒉ 包藏:怀胎。心怀鬼胎。胸怀壮志。怀瑾握瑜。怀才不遇。

⒊ 胸前:怀抱。抱在怀里。

⒋ 心意:心怀。胸怀。正中(zhòng   )下怀。耿耿于怀。

⒌ 安抚:怀柔。

⒍ 归向,使降顺:“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统一码

怀字UNICODE编码U+6000,10进制: 24576,UTF-32: 00006000,UTF-8: E6 80 80。

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懷懐褱

汉英互译

bosom、mind、pregnant、think of

造字法

形声:从忄、不声

English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怀的拼音:

huái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think of;miss;yearn for]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keep in mind;cherish]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surround]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be pregnant;conceive]。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tend to;be reluctant to leave;feel regret at parting]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incur;bring about]。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appease;pacify]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词性变化

怀的拼音:

huái  

〈词性:名〉

(1) 胸口;怀抱里 [bosom]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mind;affection]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Huai town],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常用词组

怀抱、怀抱、怀璧其罪、怀表、怀才不遇、怀春、怀德、怀敌附远、怀古、怀恨、怀恨在心、怀瑾握瑜、怀旧、怀念、怀妊、怀柔、怀沙、怀胎、怀疑、怀孕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NKUY  仓颉  SJMGI  郑码  XMSC  四角  70103  结构  上下电码  3880  区位  7221  统一码  74A7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⒉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统一码

璧字UNICODE编码U+74A7,10进制: 29863,UTF-32: 000074A7,UTF-8: E7 92 A7。

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玉、辟声

English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witha hole in it]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jade]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moon]。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词性变化

璧的拼音:   

〈词性:动〉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return]。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常用词组

璧合珠联、璧还、璧谢、璧月、璧赵

  拼音  qí jī   注音  ㄑ一ˊ ㄐ一   
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DWU  五笔98  DWU  仓颉  TMMC  郑码  EC  四角  44801  结构  单一电码  0366  区位  3868  统一码  5176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其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⒉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⒊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⒋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⒌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⒍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其他字义

其的拼音:jī(ㄐ一)  

⒈ 〔郦食(yì)其〕中国汉代人

统一码

其字UNICODE编码U+5176,10进制: 20854,UTF-32: 00005176,UTF-8: E5 85 B6。

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丌亓基期箕

汉英互译

he、his、such、th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is, her, its, their; th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其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諅”。周年 [anniversary]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基本词义

其的拼音:   

〈词性: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词性变化

其的拼音:   

〈词性: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其的拼音:   

〈词性: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其的拼音:   

〈词性: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常用词组

其次、其后、其间、其乐无穷,其乐不穷、其貌不扬、其内、其所、其实、其势汹汹、其它、其他、其先、其余、其外、其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