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的意思

xīncúngāoguān,zhìzài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拼音xīn cún gāo guān,zhì zài jù fù

注音ㄒ一ㄣ ㄘㄨㄣˊ ㄍㄠ ㄍㄨㄢ,ㄓˋ ㄗㄞˋ ㄐㄨˋ ㄈㄨˋ

解释存:想念。一心想做高官,大富大贵。

出处明·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感情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cún   注音  ㄘㄨㄣˊ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HBD  仓颉  KLND  郑码  GDIY  四角  402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317  区位  2070  统一码  5B58  笔顺  一ノ丨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存的拼音:cún(ㄘㄨㄣˊ)  

⒈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⒉ 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伪存真。

⒊ 寄放:寄存。

⒋ 停聚:存水。

⒌ 怀有,怀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统一码

存字UNICODE编码U+5B58,10进制: 23384,UTF-32: 00005B58,UTF-8: E5 AD 98。

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umulate、deposit、exist、keep、live

相关字词

亡、去、取

造字法

形声:从子、才声

English

exist, live, be; survive; rem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存的拼音: cún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live;exist]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comfort;console;soothe]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visit;express regards and concern for]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foster;nurture;protect]。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miss]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concern]。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store;preserve]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常用词组

存案、存查、存车处、存车线、存储、存档、存底儿、存而不论、存放、存抚、存根、存户、存活、存货、存款、存款单、存栏、存粮、存取、存入、存食、存亡、存亡未卜、存问、存息、存心、存恤、存疑、存在、存在、存照、存折、存贮

  拼音  gāo   注音  ㄍㄠ   
部首  高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YMKF  仓颉  YRBR  郑码  SJLD  四角  0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7559  区位  2463  统一码  9AD8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高的拼音:gāo(ㄍㄠ)  

⒈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⒉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⒊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⒋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⒌ 声音响亮:引吭高歌。

⒍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⒎ 热烈、盛大:高昂。兴高采烈。

⒏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⒐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高祖。

⒑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

⒒ 姓。

统一码

高字UNICODE编码U+9AD8,10进制: 39640,UTF-32: 00009AD8,UTF-8: E9 AB 98。

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gh、tall、highness、loftily、loftiness、tallness

相关字词

下、低、矬、矮

造字法

象形:像楼台重叠之形

English

high, tall; lofty, elev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高的拼音: gāo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 同本义 [high;tall]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 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 长城南十五里。——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高平(指土地高而平);高丘(高的土山);高坛(高耸的祭坛);高燥(指土地较高而又干燥)

(4) 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above the average;of a high degree;superior;advanced]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五蠹》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记·淮阴侯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高世(高出世人);高仙(崇高的仙人);高作(高着;绝招);高轨(高尚的规范、崇高的典范);高品(品德高尚的人,技艺高超的人)

(6) 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your]

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晋书·孙楚传》

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水浒传》

(7) 又如:高邻(对邻居的敬称);高作(大作。对他人诗文的敬称);高喻(敬称他人的教谕);高诲(尊称别人的教诲)

(8) 空泛,不切实际 [empty;unrealist]

孔公诸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后汉书·郑太传》

(9) 又如:高言(夸大不实的言论);高虚(官位高而不负实际责任);高沧(不实的言谈。即空谈)

(10) 年长,年老 [old;aged]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汉书·苏武传》

(11) 又如:高寿;高龄

(12) 高大;远大;盛大 [massy;tall;tall and big]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醲而饫肥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13) 又如:高殿(高大的殿堂);高台(高大的楼台或台榭);高榭(高大的台榭);高坟(高大的坟墓);高廪(高大的米仓);高馆(高大的馆阁)

(14) 声调激越 [elated;loud]

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唐· 白居易《纳粟》

(15) 又如:高咏(吟咏时声音激越);高鸣(高声鸣叫)

(16) 通“膏”

(17) 肥沃,膏腴 [fertile;rich]

[张禹]为人谨厚,然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高腴上贾。——《汉纪·孝成纪三》

(18) 甘美 [be sweet and refreshing]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

词性变化

高的拼音: gāo  

〈词性:名〉

(1) 由下至上的距离 [height]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2) 又如:标高;加高;增高

(3) 高处 [an elevated place]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通“膏”。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 [the vitals]

爰从寝疾,遽致高肓。——吴《寻阳公主墓誌》

(5) 通“郊”。泛指城外,野外 [open country;in the field]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礼记·月令》

(6) 姓

高的拼音: gāo  

〈词性:动〉

(1) 加高,提高 [raise;highten]

高其闬闳,厚其墙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吾售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高发(官位高升);高捷(科举考试高中);高枕(加高枕头)

(3) 尊崇,敬重 [respect]

世上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吕氏春秋》

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汉书·地理志》

(4) 远离,隐居 [far away from;live in seclusion]

赋诗归来,高蹈独善。——南朝宋· 颜延年《陶征士诔》

(5) 又如:高步(脱离世俗,迈向高远的理想);高逝(远离世俗,不求名利;远去);高声栖(远居山林,不问俗事);高遁(避世而隐居山林)

常用词组

高矮、高岸、高昂、高昂、高昂、高傲、高八度、高不成低不就、高不可攀、高才、高才生、高参、高层、高层建筑、高产、高敞、高唱、高唱入云、高超、高潮、高城深池、高程、高处、高矗、高大、高档、高档、高蹈、高等、高等教育、高等学校、高低、高低、高低潮、高低杠、高地、高调、高度、高额、高尔夫球、高尔基、高发、高飞远走、高分子、高风峻节、高峰、高干、高高手儿、高高兴兴、高高在上、高歌、高歌猛进、高阁、高跟鞋、高官、高官厚禄、高官显爵、高贵、高寒、高呼、高级、高级小学、高级职务、高级职员、高级中学、高技术、高加索、高加索山脉、高甲戏、高价、高架桥、高见、高脚杯、高教、高洁、高就、高举、高举远蹈、高峻、高亢、高考、高空、高空病、高空作业、高旷、高栏、高朗、高丽、高丽参、高粱、高邻、高龄、高楼、高楼大厦、高炉、高论、高迈、高慢、高帽子、高门、高锰酸钾、高棉族、高妙、高名、高明、高明、高难、高能、高年、高年级生、高攀、高朋满座、高频、高迁、高腔、高强、高跷、高情、高情厚谊、高情远致,高情远意、高擎、高秋、高热、高人、高人一等、高人逸士、高嗓门、高僧、高山病、高山反应、高山景行、高山流水、高山族、高尚、高尚娴雅、高烧、高射炮、高射炮、高深、高深莫测、高升、高声、高声、高士、高视阔步、高手、高寿、高爽、高水平、高耸、高速、高速公路、高抬贵手、高谈阔论、高汤、高堂、高挑儿、高统靴、高头、高徒、高位、高温、高卧、高屋建瓴、高下、高小、高校、高效能、高薪、高兴、高悬、高血糖、高血压、高压、高压电、高压线、高雅、高研、高扬、高阳酒徒、高谊、高义、高音喇叭、高原、高云、高燥、高瞻远瞩、高涨、高着儿、高真空、高枕、高枕无忧、高枝儿、高知、高致、高中、高中、高姿态、高足、高祖、高祖母、高座

  拼音  guān   注音  ㄍㄨㄢ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PNHN  五笔98  PNF  仓颉  JRLR  郑码  WDY  四角  30777  结构  上下电码  1351  区位  2557  统一码  5B98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官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⒉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⒊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⒋ 姓。

统一码

官字UNICODE编码U+5B98,10进制: 23448,UTF-32: 00005B98,UTF-8: E5 AE 98。

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verment official、officer、org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officeholder;government;official;officer]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government]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house]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officialdom]。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organ]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government position]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emperor]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词性变化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形〉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government-owned;government-sponsored;official]。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public]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当官,作官 [be an official]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reach the rank of]。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  )。管制,管理 [control;manage]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常用词组

官办、官报私仇、官逼民反、官兵、官舱、官差、官场、官称、官倒、官邸、官渡之战、官方、官费、官府、官复原职、官官相护、官话、官家、官价、官架子、官阶、官爵、官军、官客、官老爷、官吏、官僚、官僚政治、官僚主义、官路、官迷、官面儿、官名、官能、官派、官气、官腔、官人、官商、官身、官事、官署、官司、官厅、官衔、官样文章、官瘾、官营、官员、官运亨通、官长、官职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NU  仓颉  GP  郑码  BWZ  四角  4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07  区位  5430  统一码  5FD7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志(誌)的拼音:zhì(ㄓˋ)  

⒈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⒉ 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⒊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⒋ 记号:标志。

⒌ 〈词性: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⒍ 姓。

统一码

志字UNICODE编码U+5FD7,10进制: 24535,UTF-32: 00005FD7,UTF-8: E5 BF 97。

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deal、keep in mind、mark、records、will

造字法

形声:从心、士声

English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词性变化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2)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4)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6)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7) 又

寻向所志。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常用词组

志哀、志大才疏、志气、志趣、志士、志同道合、志行、志学、志愿

  拼音  zài   注音  ㄗㄞ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HFD  仓颉  KLG  郑码  GDIB  四角  4021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961  区位  5258  统一码  5728  笔顺  一ノ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在的拼音:zài(ㄗㄞˋ)  

⒈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⒉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⒊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⒋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

⒌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

⒍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统一码

在字UNICODE编码U+5728,10进制: 22312,UTF-32: 00005728,UTF-8: E5 9C A8。

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epend on、exist、at、in

相关字词

正在

造字法

形声:从土、才声

English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be living;exist]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4) 居于,处于 [be at;be on]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

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

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其在一室。

(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

(6) 在于;决定于 [depend on;rest with;be in]

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

水不在深。

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全在我少年。

(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

(8) 留在[某团体],属于[某团体][be a member of an organization;join or belong an organization]。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

(9) 省视;观察 [inspect]

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

(10) 存问,问候 [greet]

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到 [arrive]

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

词性变化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介〉

(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in;on;at]

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便在前发。

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

(3) 从 [from]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副〉

(1) 才;正在 [just;be in]?

(2) 又如:在建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助〉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表示一定的语气

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

(3) 相当于“着”

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名〉

(1) 地方;处 [place]

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

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2) 姓

常用词组

在案、在帮、在编、在场、在朝、在党、在乎、在即、在家、在教、在劫难逃、在理、在理会、在内、在前、在世、在数、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难免、在逃、在天之灵、在途、在外、在望、在位、在握、在下、在写、在心、在学、在押、在野、在野党、在业、在一起、在意、在于、在在、在职、在座

  拼音    注音  ㄐㄨˋ   
简体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ND  仓颉  SS  郑码  HXVV  四角  71717  结构  单一电码  1565  区位  3062  统一码  5DE8  笔顺  一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巨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大,很大:巨大。巨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巨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巨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巨。

⒉ 姓。

统一码

巨字UNICODE编码U+5DE8,10进制: 24040,UTF-32: 00005DE8,UTF-8: E5 B7 A8。

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㠪鉅

汉英互译

gigantic、hug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large, great, enormous; chie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巨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2) 同本义。后作“矩” [carpenter’s rule]

巨,规巨也。——《说文》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礼记·大学》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管子·宙合》

(3) 又如:巨矱(法度。同“矩矱”)

(4) 通“距”。距离 [distance]

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墨子》

(5) 姓

词性变化

巨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很大 [great;huge;gigantic;tremendous]

巨,大也。——《小尔雅》

力士举巨囊。——《公羊传·哀公六年》

右巨指钩弦。——《仪礼·大射仪》

穹崖巨谷。——宋· 沈括《梦溪笔谈》

巨石岿然。

巨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巨弹堕地。

劝输巨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巨响(极大的响声);巨指(大指);巨港(大港);巨室(大厦,大屋;公卿大夫之家);巨蠹(喻祸国殃民的大奸)

(3) 多,数量大 [enormous]。如:巨万(万万之数。形容数目很大);巨金(大批钱财;大锭银子);巨千(为数甚多)

(4) 粗;粗大;粗略 [coarse]。如:巨屦(粗糙的鞋子)

(5) 高超、杰出 [super]。如:巨川材(济世大才);巨手(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巨公(皇帝的特称;太师;大人师)

巨的拼音:   

〈词性:副〉

(1) 通“讵”。岂,难道 [Does it mean…? Shouldn't it be…?]

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

(2) 又如:巨能(岂能)

(3) 最 [very]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曹植《辩道论》

常用词组

巨变、巨擘、巨大、巨盗、巨憝、巨额、巨富、巨贾、巨猾、巨祸、巨奸、巨匠、巨口、巨款、巨量、巨流、巨轮、巨人、巨商、巨室、巨头、巨细、巨型、巨制、巨著、巨子

成语首拼